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3:09:40作者:未知
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為“潮爾”,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由于流傳地區(qū)的不同,它的名稱、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
馬頭琴,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zhuǎn),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為懷念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此而得名。
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diào)的最好的樂器,它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生活,如:遼闊的草原、呼嘯的狂風(fēng)、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聲、歡樂的牧歌等。到十八世紀初,馬頭琴的外觀及結(jié)構(gòu)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馬頭琴琴體的革新,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不少民間說唱演奏家。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間藝人和牧民們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xiàn)了蒙古民族的生產(chǎn)、生活和草原風(fēng)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