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4:49:16作者:未知
是孔子。韋編三絕,是一個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這個成語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jīng)》,致使編聯(lián)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后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xué)。
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p>
翻譯
孔子晚年喜歡讀《易》,并且撰寫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等,合稱"十翼",又稱《易大傳》??鬃忧谧x《易》書,致使編綴的皮條多次斷開。他還說:"如果多給我?guī)啄旯Ψ颍敲?,我對于《易》的知識會更加豐富的。"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dāng)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dāng)?shù)闹亓俊?鬃訛榱松钊胙芯窟@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