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22:03:58作者:未知
古代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但每個時期的一兩都不固定:1、秦和西漢時期,一兩等于16.14克;2、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兩等于13.92克;3、隋朝初期,一兩等于41.76克;4、隋朝末期,一兩等于13.92克;5、唐至清朝時期,一兩等于37.3克。
古代一兩等于多少克
“兩”是我國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單位。半斤八兩的意思就是兩個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時候一斤是十六兩。這個習(xí)慣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為止。但是,古代和現(xiàn)在的單位換算是有區(qū)別的。
古代量制歷經(jīng)多次變革,明代以后才大體穩(wěn)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yīng)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
西漢時期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xùn)》中記載:“十二銖而當(dāng)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狈g過來就是十二銖相當(dāng)于半兩,秤桿有左右兩端,要增加一杯,所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在官修史書《宋史·律歷志一》中也有記載:“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焙唵蝸碚f,一兩等于二十四銖等于二千四百黍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