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gen1和天璣9000哪個好性能更強 區(qū)別對比分析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23:09:08作者:佚名
在我國古代,春節(jié)前夕古時有掛桃符過年的習俗,這是因為古人認為桃符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大家對掛桃符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帶來:螞蟻莊園2月15日答案。
正確答案:除災避邪
解析:春節(jié)掛桃符是因為古人認為桃木有驅邪避惡功能,桃符又稱桃板、桃符板,是將桃木剖成兩半,上面寫上祈福禳災的話或畫上神像,在春節(jié)時掛在門上,這一風俗魏晉時期已經流行。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到了五代,人們開始把聯(lián)語題于套模板上;宋代以后,民間新年懸掛春聯(lián)已相當普遍;一直到明代,人們才開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了沿用至今的春聯(lián)。
相傳在東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樹干彎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東北方的鬼門,鬼門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門進出。樹下有兩位神將:神荼(讀作申舒)、郁壘(讀作郁律)把守。這兩位神將只要發(fā)現害人的惡鬼,就用芒葦編成的網子去捆住他們,并丟去喂一只老虎。
周朝起,每逢年節(jié),百姓就用兩塊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畫上兩位神將的圖像或題上他們的名字,懸掛在大門或臥房門的兩側,以鎮(zhèn)邪驅鬼、祈福納祥,這就是桃符。而且古代人還會在自家的第二道門上畫上那只吃鬼的老虎,旁邊還有一條芒葦繩,以用來鎮(zhèn)邪驅鬼、祈福納祥。
春節(jié)換桃符習俗介紹
古代春節(jié)期間掛桃符的習俗,在許多文入學士的筆下多有記載,如白居易《白禮六帖》:“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以及王安石的名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代春節(jié)期間人們掛桃符的盛況可見一斑。
在大門上端懸掛葦索,二門上要畫一只虎,用來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擾。到后來,人們嫌刻木人麻煩,就直接在桃木上畫兩個神像,題上神荼、郁壘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掛在門兩旁,以壓邪祛鬼,這就是最初的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