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gen1和天璣9000哪個好性能更強 區(qū)別對比分析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4 19:44:17作者:智慧百科
1、董仲舒:西漢儒學大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jīng)學大師。他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漢武帝采納,開此后兩千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tǒng)的先聲。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提出"天人感應"說和"三綱五常"說。
2、董和:東漢末年劉備手下官員。他與諸葛亮共事多年,許多建議被諸葛亮采納,為官二十余年,外牧殊域,內(nèi)干機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愛戴,與少數(shù)民族交往,‘務推誠心,南土愛而信之’。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諸葛亮對董和的高風亮節(jié)稱贊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國,則亮可少過矣”。
3、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jù)說今翼城縣東五十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為史官,不畏強權,堅持原則。在趙盾族弟趙穿弒晉靈公后,董狐以“趙盾弒其君”記載此事,留下“董狐直筆”的典故。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直筆傳統(tǒng)的先河。
4、董卓:東漢末年權臣。在三國中,董卓一生殘暴,滿懷私欲和野心。他從隴西發(fā)跡到率軍進京操縱中央政權,始終考慮和盤算的是如何滿足私欲和野心。為了達到目的,董卓不擇手段玩弄權術,踐踏法律,破壞經(jīng)濟,殘害人民,他的種種倒行逆施,造成了東漢末年政權的極度混亂,給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東漢政權日趨衰敗、最終傾覆,雖然是由多種復雜因素所致,但是,董卓無疑加速和促進了東漢政權的滅亡。
5、董必武:(1885—1975)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曾任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奠基者。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6、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懷來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小時候讀過幾天書,后因家貧而輟學。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zhàn)斗中,因部隊受阻于敵軍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危急時刻,董存瑞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英勇犧牲,此時,未滿19歲。朱德為他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是舍身為己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