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婦幼保健院入園體檢預約掛號流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16 18:58:28作者:智慧百科
府前樓
府前樓創(chuàng)立于1927年,最早是周耀仁開設的“周順興粥店”,以經(jīng)營咸粥、團子、松糕為主,因其品種多,價廉物美,貼近市民生活,生意日益興旺。1956年,隨著公私合營,更名為“國營常州糕團店”,1987年舊城改造,除保持原有的傳統(tǒng)特色產(chǎn)品,又增加了中餐、鹵菜、地方特色小吃的經(jīng)營,使日益凋零傳統(tǒng)老店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每當“有朋自遠方來”,老常州就會在那里訂上一桌,招待親朋,以示歡迎之意。點上網(wǎng)油卷等常州名小吃,四喜湯團、五色方糕、蓮心加沙重陽糕等招牌點心,還有清炒河蝦仁、蟹粉魚肚、蜜汁仔排、府前扣肉等招牌菜肴,很多外地的客人品嘗過這里的常州菜后,也都意猶未盡,贊不絕口。
地址:常州鐘樓區(qū)縣直街7號
馬復興餐飲
馬復興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間,位于雙桂坊西端,緊靠南大街。《武進指南》上載:“馬復興原為小酒肆,與開泰、公余均在雙桂坊”,前店后坊,供鄉(xiāng)人小酌,二三知己,把酒娛心,“故室雖狹??陀T”,其忙碌繁華可見一斑。
“大光明看電影,馬復興吃點心,人民公園談愛情”,這一經(jīng)典民謠體現(xiàn)了常州人對馬復興的熱愛。百年老店馬復興,傳承多種百年名點,如人們很熟悉的加蟹小籠包、常州大麻糕、糖醋排骨、軟煎雙面黃、紅燒大肉、特色蓋澆等等。馬復興的面,湯色清純,條索清晰;小吃選材講究,配料得當,為此綿延百年,在常州餐飲界深受追捧。
西夏墅店地址:常州市新北區(qū)微山湖路與天柱山中路交叉路口往西約100米(常州市西夏墅中心小學東南側約150米)
銀絲面館
創(chuàng)建于1947年,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傳承“老常州,老味道”的文化精髓,結合大眾不斷變換的口味需求,銀絲面館打造精品中式餐飲新概念,快捷多變但不失根本,新潮時髦又不失傳統(tǒng),賦予這家老店新的生命力。
湯頭要濃厚清澈、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從不喧賓奪主,只求錦上添花。這樣一碗面,配各式澆頭都極好,大肉、仔排、素雞、蘑菇、鱔絲……二三十種澆頭,選擇困難癥真的太難治愈,實在不行,就每樣來一份吧。
提及銀絲面,常州人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常州十大名點”之一,銀絲面不僅帶來味蕾上的愉悅,更是常州文化濃墨重彩的一筆。常州人的銀絲面,是有標準的。面條要求“色白如玉、條細似弦、柔滑軟爽、韌勁十足”,十六個字看似簡單,實則對于工藝有著很高的要求。
地址:有很多分店
義隆素菜館
義隆素菜館創(chuàng)始于1905年,至今已有114年的歷史,可以說是常州人盡皆知的素食店。秉承著“不欺客,要實誠”的樸素道理,這里的素菜、素點均采用新鮮原料,以手工挑揀,精心制作,造型逼真,口味獨特而深受喜愛。
來到義隆素菜館,必須要嘗嘗素火腿。精選豆腐皮為原料,配方先進,采用科學的制作工藝流程,輔以多種天然名貴香料和天然色素精制而成,被評為江蘇名菜和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還有百果月餅、羅漢香菇月餅、一口酥等江蘇名點都值得吃上一吃。
它家還有一大特色就是麻油面。義隆素菜館的麻油面,標準吃法是配一碟五香豆腐干、一碗豆腐皮湯和一只煎雞蛋,相當于一個小套餐。
地址:勞動西路255號(好又多超市對面)
迎桂饅頭店
常州迎桂饅頭店已有百年之久的歷史了,始建于宣統(tǒng)三年,原名迎桂茶社。曾在西瀛里、雙桂坊、南大街等地開設店面,后經(jīng)多次遷移。現(xiàn)有分店30余家,遍布市區(qū)及各鄉(xiāng)鎮(zhèn),享譽龍城。迎桂饅頭店首創(chuàng)蟹粉小饅頭,舊時專供吃客、小開、白領等人享用,解放后再走入尋常百姓家。
迎桂的加蟹小籠饅頭經(jīng)過不斷改良,已成為中國名點,常州“十大名點”之一。出籠蟹油金黃閃亮,皮子潔白如玉,皮薄而有韌性,甚至能映得出里面的肉餡。
地址:有很多分店
三鮮美食城
小科普
相傳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叫王紹興的小伙子,他在上海一家飯店當學徒后,于1916年回到家鄉(xiāng)常州,在市中心人民公園門口擺起一副餛飩擔子以此謀生,顧客品嘗后感到入口鮮美,回味無窮,“三鮮餛飩”名聲日噪。1952年,王紹興在南大街孫府弄6號設立三鮮餛飩店,后幾經(jīng)變遷,供應品種也從單一的餛飩,擴大為面、餛飩、炒菜、鹵菜等。
提到常州的餛飩,不得不提三鮮美食城。將鮮豬肉、草魚肉、蝦仁、雞蛋按比例調配做餡,餡料鮮美可口,以“嫩”取勝;餛飩皮添加蛋清,皮薄、柔韌、潔白,光滑有韌性,下鍋熟而不糊,薄而不破;湯料清醇鮮美,與餛飩渾然一體,撒一把蔥花和香菜,滴上少許陳醋,湯和餛飩一起下肚,贊剛佬~
地址:
瑞和泰
是國家商務部認定的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之一,且是江蘇省35家老字號中唯一一家經(jīng)營副食品類的百年老店。主要經(jīng)營糖果糕點南貨海味等。
瑞和泰以創(chuàng)始人王瑞和李泰名字命名,由清光緒年間的“瑞和泰”茶食店發(fā)展而來。
地址:有很多分店
開一天
從創(chuàng)辦之初,“開一天”的重點就是做早市,推出了長魚拌面、蟹黃湯包、清蒸鴨餃、蟹糊索粉、一天肴蹄等系列美食。這里的面,筒骨紅湯,條索整齊,大油漂香;吃開一天的早餐必配姜絲和醋,這種吃法不僅健康養(yǎng)生,而且讓你欲罷不能。
民國年間,金壇城漕河河畔,二間店鋪的小酒肆,三個結拜兄弟,既當掌柜,又當伙計、跑堂,忙忙碌碌。進城賣菜的,漕河里跑碼頭的,老人帶著小孩的,一大早就趕了過來,吃一碗長魚面,來一屜蟹黃湯包或一碗鴨餃湯。店堂里,食客進進出出,跑堂的吆喝著,打著招呼。三兄弟原本想開一天試試看的小酒肆,就這么著一天天開了下來,歷經(jīng)百年,成為了餐飲老字號“開一天”。
地址:
康王芝麻糖
康王食品于清光緒年間由吳謂春創(chuàng)立,百年間康王食品歷經(jīng)五代傳承,從常州篦箕巷運河碼頭,到各鄉(xiāng)間廟會集市,處處都有康王芝麻糖匠人叫賣的身影,堅持傳統(tǒng)工藝制作,宣傳芝麻糖特色文化,使之成為常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名片。
過年吃香甜的芝麻糖,是常州人兒時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如今,那舌尖上的酥脆香甜已很難尋到,而常州市西林康王食品廠,卻堅持保留傳承著這種老味道。
玉蝶蘿卜干
擁有百年歷史的常州蘿卜干,最初名“茶干”,夕陽西下的運河邊,一碟蘭花豆、一碟“茶干”,一杯蘭陵陳酒,閑情慢酌,是一道濃郁的運河風景線。而“玉蝶牌”五香蘿卜干選用正宗常州鴨蛋形紅皮圓蘿卜,經(jīng)省級非遺工藝精制而成,色澤金黃,味道鮮美,香氣濃郁,咸甜適中。或涼拌、或炒飯、或零嘴,怎么吃都好吃。
蔡天賜梨膏糖
選用白砂糖、鮮梨、礦泉水,加上佛手、甘草、百合、山藥、茯苓等是江南一帶特有的既能食又能止咳化痰,清喉潤肺的傳統(tǒng)特色產(chǎn)品。近年來迎合市場不斷創(chuàng)新,將梨膏糖分為成人版和兒童版兩種口味,兒童版迎合孩子喜好,更易入口。
小科普
“香糯糖,梨膏糖,初到貴地借個光;藥草膏,藥草糖,吃到肚里驅寒涼。諸君各位如不信,送你一塊嘗一嘗...”這是老常州人記憶中賣梨膏糖的小販走街串巷的吆喝聲?!安烫熨n”梨膏糖是常州梨膏糖(黑糖)的代表,誕生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歷經(jīng)四代傳承,已有100多年歷史,成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和江蘇省老字號品牌。
金壇封缸酒
素有“液體蛋糕”的美譽,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種植出綠色的糯米原料;“國寶級”非遺的釀造技藝,打造出優(yōu)質的封缸酒產(chǎn)品。酒液金碧自然、清澄明澈、醇稠如蜜、馥郁芳香,酒內含多類糖份、氨基酸及維生素等,常飲能滋補強身,扶正祛邪。
金壇封缸酒小科普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東征時,飲得金壇百姓自釀的封缸酒后,贊不絕口,登基后,金壇封缸酒成為朝廷貢酒,并在民間代代傳承,不斷發(fā)展壯大。1948年10月,鄭樵等17人創(chuàng)辦了工義糟坊,這也是金壇豐登酒業(yè)有限公司的前身。1983年,公司為封缸酒注冊商標,取名“豐登”,有糧食五谷豐登之意,圖案以一個懸掛的宮燈作為主圖,寓意為黃酒中的貴族。
仙鶴醬油
小科普
舊時常州有家振新醬園,老板打響自己家的醬油,苦苦尋思要用一個好名稱,一天夢見自己躺在一株老松樹下喝酒,夕陽西下,一群丹頂鶴從頭頂飛過,一聲鶴唳,從鶴嘴里掉下一顆靈芝仙草落在酒碗里,頓時清酒變成了寶紅色,風味濃香撲鼻,用手指蘸一點品嘗一下,頓覺精神振奮,五臟悅而受之,朱老板大叫一聲:“好,仙鶴醬油!”醒后,夢中情景縈繞在心,從此創(chuàng)立品牌仙鶴,仙鶴醬油也聲名鵲起。
常州人廚房里的瓶瓶罐罐中,總少不了仙鶴醬油,從誕生之初起,“仙鶴”的名氣就四散傳播。選用非轉基因醬油專用脫脂大豆、地產(chǎn)小麥為主要原料,經(jīng)純釀造發(fā)酵而成的仙鶴醬油,色澤紅褐色,鮮艷有光澤,口味醇厚,是常州人做菜的上等調味品。
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