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7-24 15:01:59作者:佚名
1、三庚,是中國農(nóng)歷中劃定三伏天開始的標準“夏至三庚便入伏”。指的是從夏至日開始算起,數(shù)到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第一天。
2、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出現(xiàn)時,為初伏第一天,第4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第一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則為20天。庚日出現(xiàn)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3、確切地說,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起數(shù)10天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為止,這10天就是初伏,從夏至后第四個庚日往后數(shù)10天到第五個庚日前一天為止,這10天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二個庚日之間的這10天為末 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shù)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4、伏,是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之意。從夏至開始,小暑和大暑之間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人們常用“熱在三伏”這句話來形容盛夏的氣候特點。這種說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