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0 07:54:19作者:佚名
梁山泊又稱梁山濼,最早見于《資治通鑒》。后周顯德六年(959),“復汴水,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梢?,那時的梁山泊不過是連通青、鄆漕運的一片水域,并不以汪洋浩瀚著稱。大約在后晉開運和北宋天禧、熙寧年間,黃河先后三次大決口,滔滔的河水傾瀉到汴、曹、單、濮、鄆、澶、齊、徐等州,淹沒的田野與零散的湖泊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以梁山為中心、水域達八百里的大湖,統(tǒng)稱為梁山泊。
當時,梁山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十分和諧,岸邊有垂楊綠柳,湖上有鷗鷺翔集,荷花滿望,漁歌唱和。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途經此地,恍然有置身江南之感,禁不住在《梁山泊見荷花憶吳興》(之一)中寫道: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不過,梁山泊的廣闊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邵博《聞見后錄》載:“王荊公好言利。有小人諂曰:‘決梁山泊八百里水以為田,其利大矣?!G公喜甚,徐曰:‘策固善,決水何地可容?’劉貢公在坐中,曰:‘自其旁別鑿八百里泊,則可容矣?!G公笑而后止?!眲e以為這是反變法派編造的政治笑話,蘇轍在另一首《梁山泊》詩中自注:“時議者將干此泊以種菽麥?!笨梢?,北宋的改革家們確實在怎樣利用梁山泊的問題上做過文章。
徽宗政和年間,朝廷成立了一個掌管公田的機構,名曰“西城括田所”。括田所以清理公田為名,把民間地契不全的、地契與實地方位或面積有異的,以及當權者想要的良田美地,一律指為公田。然后抑勒百姓承佃,強征公田錢。“由是破產者比屋,有朝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前后所括,共得田三萬四千三百余頃。當然,梁山泊也在劫難逃。
《宋史·楊戩傳》載:“梁山濼(泊)……綿亙數百里,濟、鄆數州,賴其蒲魚之利?!睏顟煨紝⒄麄€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為“公有”,“立租算船納直,犯者盜執(zhí)之”。根據規(guī)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guī)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自此之后,水泊梁山開始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