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shí)間:2022-08-10 14:58:42作者:未知
儒家稱頌堯舜、宗法文武,始自孔子,作為儒家經(jīng)典“四書”之一的《中庸》曰:“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蹦敲矗瑸槭裁纯鬃右白媸鰣蛩?,憲章文武”呢?
根據(jù)《論語》所載孔子稱道堯舜文武的話,我們能夠了解到如下幾點(diǎn):
其一,堯舜文武是孔子心目中的圣王明君。據(jù)《論語·泰伯》,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薄拔∥『?!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這是說,堯的偉大在于他能夠像天養(yǎng)育萬物那樣去治理天下,而舜、禹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能為百姓憂勞卻一點(diǎn)不為自己。
其二,舜能夠選賢任能以至無為而治。所謂“舜有天下,選于眾”(《顏淵》)“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泰伯》),“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保ā缎l(wèi)靈公》)這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治國之道,“無為而治”在孔子那里也就是“德治”,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其三,孔子對古圣先王的禮樂文明制度倍加贊賞。如贊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南宋大儒朱熹注曰:“成功,事業(yè)也。
煥,光明之貌。文章,禮樂法度也。”(《論語集注》)另如:“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保ā栋速罚渡亍窞樗礃?,《武》是武王樂。
其四,孔子對周代的禮樂制度推崇備至。據(jù)孔門弟子子貢所言,孔子學(xué)修“文武之道”(《子張》)。以孔子之言證之,子貢所說當(dāng)不虛,如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二代,指夏與商。
這是說周代之禮經(jīng)由對二代之禮的損益以至禮文大備,故孔子從周。孔子另有言:“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朱熹注曰:“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边@是孔子被匡人圍困時(shí)說的話,由這話我們知道,孔子是以文王之道的擔(dān)當(dāng)者自期的,或者說他自認(rèn)是文王之道的傳人。
另據(jù)《中庸》,孔子亦曾稱述:“舜其大知也與!”“舜其大孝也與!”“武王、周公,其達(dá)孝矣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薄拔釋W(xué)周禮,今用之,吾從周?!闭腔诖耍吨杏埂纷髡叩贸隽恕爸倌嶙媸鰣蛩?,憲章文武”的結(jié)論。
總之,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一生以能繼文王、武王、周公之業(yè)為職志,追求“博施于民而能濟(jì)眾”的圣人理想境界。中國古代文明有一個(g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有很高的發(fā)展水平,孔子繼承他以前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以先王之道作為自己的旗幟和理想,“述而不作”,凝練提升,希望能救治“禮壞樂崩”的亂局、重整社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