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1 15:51:37作者:佚名
午時三刻開刀問斬,是影視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說法,與之相配套的還有秋后問斬,推出午門斬首,菜市口砍頭等等。
這些說法有什么講究呢?
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個字代替,午時就是正午十二點,一刻十五分鐘,午時三刻就是現(xiàn)在的正午12:45.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殺人?因為古人認(rèn)為殺人是“陰事”,而陰氣對人是有害的,所以的選個陽氣重的時候。而一天之中午時三刻陽氣最盛,最適合殺人。
但并非所有的罪犯都在午時三刻行刑。午時殺人也分為午時問斬和午時三刻問斬兩種,午時雖然陽氣重,但罪犯被殺后依然可以再入輪回,午時三刻殺人,就是魂飛魄散,再無半點殘留,所以只有罪大惡極的人才會被午時三刻問斬。
還有一種說法認(rèn)為,死刑犯從大早被提出來押赴刑場跪等行刑,期間不吃不喝,等到了午時已經(jīng)虛脫了,再被中午太陽一曬,整個人昏昏沉沉,這時候砍頭省去很多麻煩。至于午門斬首,則不受時間限制,因為午門有一個“午”字,陽氣最重,即便不是中午也保管一切順利。
而菜市口殺人,一來可以震懾吃瓜群眾,二來菜市口車水馬龍,陽氣很盛,適合殺人。至于秋后問斬,倒是學(xué)問較大,西漢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對四季做了區(qū)分: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
董仲舒認(rèn)為帝王的法令要與四季變化匹配,春夏應(yīng)該行賞,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來所說的“秋后問斬”。西漢的秋后定位農(nóng)歷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執(zhí)行的時間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這一做法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生死之事,即便是現(xiàn)在也說不清楚,但除了生死,再無大事,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