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2 10:35:42作者:未知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美國第一次卷入了歐洲事務。戰(zhàn)爭使歐洲列強元氣大傷,而美國則在戰(zhàn)后成了舉足輕重的世界強國。這種情況促使美國的一些精英人物開始從世界格局出發(fā)考慮美國長遠的國家安全利益。威爾遜倡議籌建國際聯盟,國聯最根本的一條是集體安全原則。
按照這個原則,所有成員國將共同行動,反對破壞和平的國家,對其實施經濟制裁,必要時則實行軍事制裁。威爾遜的意圖是一方面通過確立集體安全原則維護世界和平,并進而維護美國的全球利益;另一方面也想把建立國聯構架,作為美國走向歐洲和世界的橋梁。
威爾遜的理想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然而卻未能征服美國。究其原因,固然有黨派斗爭的影響,但從根本上來說則是因為當時美國朝野孤立主義勢力仍占上風。世界主義完全取代孤立主義的時機尚未成熟,美國人還未做好承擔世界領導責任的準備。1919年秋和1920年春,參議院兩次表決,都否決了美國加盟國聯的條約。這樣,由威爾遜倡導建立的國際聯盟,美國反而沒有參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國成為國際體系中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外交政策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孤立主義原則被否定,國際主義成為美國外交決策的基礎。1946年4月6日,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在一次演講中宣稱:“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比它更強大了?!@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挑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p>
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強調國際多邊合作的聯合國于1945年成立,而戰(zhàn)后的西方軍事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也在美國的主導下成立。在國際經濟領域,美國一反過去的單邊主義,竭力推行多邊合作,在1944年建立起穩(wěn)定國際貨幣和金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1948年在美國的鼓動與努力之下,主張國際經濟合作,大力促進國際貿易的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宣告成立(1995年該總協定為世界貿易組織所取代),美國在關貿總協定的多輪談判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戰(zhàn)后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外交原則,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威爾遜主義在美國外交理念上有重大影響,羅斯福就是威爾遜的追隨者;其次,美國在戰(zhàn)后成為西方超級大國;第三,美國的政治精英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所堅持的孤立主義外交原則進行了深刻的反??;第四,戰(zhàn)后不久冷戰(zhàn)迅速爆發(fā),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展開全面的爭奪和對抗。其中第四個因素最為重要。
為了在與蘇聯東歐集團的激烈對抗中取得優(yōu)勢,美國一方面在政治軍事方面通過北約軍事聯盟組織加強西方各國之間的多邊政治和軍事合作,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充分發(fā)揮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機制的作用,特別是通過自身的領導和干預,建立和運行多邊主義的貿易體系,維護和保障市場的充分開放、促進經濟的高度自由化,從而竭力防止再度產生類似于20世紀30年代那樣的經濟大危機和大蕭條,避免重新出現經濟上四分五裂、政治上法西斯崛起的災難性局面。
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又面臨著如何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問題。在冷戰(zhàn)結束后不久,被稱為“鷹派”的美國“新保守派”開始為“美國新世紀”制定計劃。1992年即老布什執(zhí)政的最后一年,后來稱為“鷹派”理論家的五角大樓三號人物保羅·沃爾福威茨在其提出的《防御計劃指南》的秘密報告中,已經提出一套新理論。
主要觀點是:蘇聯垮臺后,美國應該確保沒有任何新的超級大國能夠向美國在全球的統(tǒng)治地位提出挑戰(zhàn)。報告還提出:我們應該參加一些聯盟,但是這些聯盟應該是專為某事而成立的聯盟,當集體行動無法實施的時候,美國應該能夠獨立行動。不過,在老布什主政和克林頓主政時期,美國還是更多地強調通過大國合作來確立美國在后冷戰(zhàn)時期世界體系中的領導地位。
如1991年美國通過聯合國授權成功地率領聯軍將科威特從伊拉克的軍事占領之下解放出來;1995年在美國的主持下,通過代頓協議和北約組織的介入解決了波黑多年的戰(zhàn)亂;1997年美國在保護全球環(huán)境,遏制地球溫室效應的《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以及2000年克林頓政府促成阿拉法特和巴拉克在戴維營舉行和平會談等。
然而,小布什上臺后,試圖建立以美國為霸主的單極世界。首先,布什的共和黨政府單方面拒絕承認一系列強調多邊合作的國際條約,其中包括宣布退出由克林頓政府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其次,布什政府明確表示不再像前政府那樣參與海外的人道主義干預或多邊的國際維和,并且提出將始終堅持不干預原則,即不介入與美國本國利益無關的國際事務,不為他國的利益或國際利益而犧牲美國自身的利益。
最后,但卻是最重要的,布什政府強調國家安全的至高無上地位,并且認為,為了國家安全美國可以甚至必須放棄雙邊的或多邊的合作,單獨地運用自己的強大的經濟政治軍事力量來保衛(wèi)自己。美國出巨資建立國家導彈防御體系(NMD),迫使俄羅斯同意中止美蘇在1972年簽訂的《反導條約》等都是這方面最為明顯的反映?!?·11”事件為布什政府實施“美國新世紀”計劃提供了歷史機遇。
2002年4月5日,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在一次演講中認為,“9·11”事件后世界給美國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威脅,而且有巨大的機遇。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應該充分地把握機遇,采取主動出擊的形式,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同年9月,布什政府出臺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中明確重申“美國新世紀”計劃,該報告宣稱:“美國應該竭盡全力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與此同時,如果需要,我們也應該毫不猶豫地獨自采取行動?!?/p>
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的理論基礎是新保守主義的新帝國主義理論。新保守主義反對自由主義所倡導的通過國際多邊合作來保障美國的安全和爭取世界和平,堅持認為美國作為一個負有領導世界使命的民主大國,應該利用自己的實力在國際體系中按照自己的原則行事,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障美國的安全與世界的和平。
孤立主義似乎以一種新的面貌在美國出現了。對此,美國應該記住著名國際關系學家霍夫曼的一句話:美國應該做好領導,而不是做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