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18 20:16:49作者:未知
今天奇妙奇聞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秦始皇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秦始皇的母親很漂亮。有史為證:“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司馬遷認(rèn)為,她是趙國都城邯鄲的美女中最漂亮的,而且舞跳得很溜。
非但如此,她們家還很有錢?!摆w豪家女也”,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
這就是傳說中最早的“白富美”嗎?
她老公也很有錢?!皡尾豁f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呂不韋是河南陽翟的大商人,做生意賺了好幾千兩黃金。
但有錢有顏值就能任性嗎?
有時不能。在她剛受孕不久,她被秦王的兒子子楚看上了,雖然子楚當(dāng)時還很落寞。子楚雖不富,但很“貴”啊——尊貴的貴,怎么說也是王子啊,嫁給王子是多少少女的夢想!
于是,在生意人“奇貨可居”的商業(yè)理念下,她與王子生下了商人呂不韋的兒子。這個孩子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立下中國幾千年基本制度的秦始皇。
但這個媽媽,卻是“為母不尊”?!扒赝跄晟伲髸r時竊私通呂不韋?!辟^承王位時,是13歲,他媽媽也升一級,當(dāng)上了太后。但卻舊情不斷,經(jīng)常與呂不韋偷情,認(rèn)為兒子年紀(jì)還小,不懂男女之間的那點事。
但是,“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鼻厥蓟书L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壯實了,太后還是不停地、瘋狂地與呂不韋淫亂。
這時候的呂不韋,已經(jīng)是相國了,秦始皇又聽從媽媽的教導(dǎo),叫呂不韋為“仲父”,就是二爸爸的意思,可能用“叔叔”代替會比較文雅一點。一個是自己年紀(jì)大了,滿足不了太后的性欲,一個是身為相國,國事纏身,沒時間,更重要的一個是怕秦始皇發(fā)現(xiàn),不好收場。
所以,另一個奇葩人物登場。這就是“大陰人嫪毐”,那個男人的東西很大的人物,叫嫪毐(撈愛,不過,聲調(diào)得變一下,撈的第四聲和愛的第三聲)。
《史記》記載:
“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guān)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太后聞,果欲私得之。呂不韋乃進(jìn)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韋又陰謂太后曰:‘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竽岁幒褓n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須眉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卜當(dāng)避時,徙宮居雍。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p>
有些場面,實在太扎眼,不說也罷??傊瑡獨贝媪藚尾豁f,成了太后的床上???,“絕愛之”,太后愛他愛到無可救藥,死去活來,還為他生了兩個兒子。
聰明大略如秦始皇,會不知道這些事情?但卻是自己的母親和實際上的父親做出來的,在孝道大過天的倫理社會,能怎么辦呢?
實在棘手。
但沒人點破,他也不好下手。
終于有一天(那一天,他已忍了太久了,他當(dāng)皇帝已經(jīng)當(dāng)了九年了,二十二歲了),有人告發(fā)了嫪毐與太后的淫事,還告發(fā)了這對奸夫淫婦的兒子竟然要繼承秦始皇皇位的計劃,順便也牽連出了呂不韋與太后的情事和秦始皇離奇的身世。
這一下,秦始皇果斷動手了?!耙膵獨比?,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於雍。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王欲誅相國,為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為游說者眾,王不忍致法。”
管你是什么“假父”,滅你三族!關(guān)系人全部趕到四川去!管你是什么弟弟,殺之而后快!管你是什么老媽,遷到郊外的冷宮里,軟禁起來,不許見男人!
一下子解決了三個問題。
但這個“生父”的問題,比較難處理。不是因為親情,而是因為呂不韋功勞實在太大,沒有他,就沒有他老爸的王位,沒有他老爸的王位,就沒有他秦始皇什么事。而且,呂不韋當(dāng)相國那么多年,勢力盤根錯節(jié),許多大臣都為其說話。所謂的“不忍致法”,不是不忍心,而是時機不成熟。
所以,準(zhǔn)備了一年之后,才把呂不韋相國的職務(wù)免掉,但保留了文信侯的爵位。這時,有人勸說把母親迎回來,畢竟,風(fēng)流成性的她呆在郊外冷宮,怎一個“愁”字能解決問題?但是,母子團圓了,“夫妻”可不能團圓,萬一呂不韋和她又舊情復(fù)燃,發(fā)生大火災(zāi)可怎么辦?所以,“出文信侯就國河南”,把呂不韋放到他的封地河南去了。在洛陽,有他的食邑十萬戶,根本不失繁華富貴。
但是,呂不韋的影響力依然強大:“歲馀,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币荒甓嗔?,還有許多各國的達(dá)官貴人雅士不斷地去看望呂不韋,路上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這就是在搞非組織活動,團團伙伙,培植個人勢力啊。這個威脅,比與他母親偷情還大十倍。
所以,秦始皇才痛下殺手。
他只寫了一封信,就讓這個難以處理的人物從此消失了。
信中寫道:
“您對秦國,有什么功勞?秦國把河南封給您,食邑有十萬戶。您跟秦國有什么親情?竟敢號稱“仲父”?你和你的家屬,給我遷到蜀地去!”
白話文不夠有力,還是原文更有氣魄: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剛好30個字,把功勞和血緣關(guān)系一筆勾銷!呂不韋終于絕望,“恐誅,乃飲酖而死”。
這么復(fù)雜的政治和愛情、親情、血緣糾葛,秦始皇處理得既干脆利落,又有張有弛,為以后一統(tǒng)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實在令人佩服。而這種人生的定力,是很多人很難修煉得到的。
對比就是同時代的號稱 “戰(zhàn)國四公子”的楚國的春申君,同樣處理私生子問題,因優(yōu)柔寡斷,最后只留下一個“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