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1 11:26:43作者:未知
珍妃井是故宮的一個重要景點,而且有關(guān)珍妃井的靈異事件都被傳的神乎其神:說到晚上珍妃的冤魂就會從井口爬上來,彈琴、唱歌,哭訴自己的悲慘機遇,著實令人背上一陣發(fā)寒。
因此,就有傳言說故宮每天傍晚閉館之前,第一件事就是用鐵棍鎖了珍妃井。想必很多看過珍妃井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珍妃井的井口不過10寸,按理說不可能將珍妃這樣一個大活人塞進井中的,那么珍妃到底是怎么被塞進如此的小的井中呢?
珍妃是光緒帝最為寵愛的妃子,她屬滿洲鑲紅旗人的他他拉氏,后人都習(xí)慣以她的封號珍妃稱呼。她的死也是相當(dāng)之慘,死于宮廷斗爭的陰謀下,傳說被人推入井中,而幕后黑手就是慈禧太后。
珍妃作為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是有道理的,因為她和其他的妃子不同,她性格開朗、活潑好動,喜歡新鮮的事物,喜歡過無拘無束的瀟灑生活,不喜歡勾心斗角,不喜歡皇宮里的繁文縟節(jié)。在政治上也同情并支持光緒皇帝的變法行動,光緒帝豈能不愛她?慈禧太后作為女人貪弄政權(quán),但她也是個雙重標(biāo)準(zhǔn)的人,只許自己光明正大的參與政事,后宮其他女人但凡有一點這種苗頭,她就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
我們都知道,光緒皇帝對于老佛爺不是那么服氣的。他喜歡西學(xué),慈禧卻是個頑固的守舊派。再加上慈禧早年對小光緒有諸多的壓迫,一個皇帝應(yīng)該有的權(quán)力全被她握在手里,這才有了戊戌變法。老太后一直討厭珍妃,甚至稱得上是痛恨。一方面當(dāng)然是因為光緒寵愛珍妃,而慈禧的侄女皇后卻被冷落。早年光緒皇帝迫于太后的威勢納了皇后,但皇后一方面是太后硬塞給他的人,另一方面也不如珍妃會討人歡心。
珍妃性格開朗,又頗具才識,再加上和光緒一樣對西方文化頗感興趣,自然是情投意合。皇后不開心,慈禧當(dāng)然也不開心。太后痛恨珍妃的另一點原因就出于政治了。她自己從咸豐皇帝寵妃的位置一步步接觸政治爬到了掌權(quán)人,對于后宮插手政治更是敏感的很。這對小情人你儂我儂,珍妃有時候也給光緒推薦一些官員,后來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她的哥哥參與進了賣官的案件。
后宮有不得干政的規(guī)定,太后自己不遵守,但其他人一旦越矩可就是觸了她的逆鱗。何況珍妃的這些行徑還真是犯了貪污受賄的罪,她自然更加厭惡。因為這件事,珍妃被問罪,降了品級。還有更要命的是珍妃參與戊戌變法,協(xié)助光緒跟慈禧奪權(quán),這是慈禧絕對不允許的,太后很生氣,后果很嚴(yán)重。在光緒戊戌變法失敗,不僅光緒被囚禁,而且參與變法的珍妃也受了牽連,甚至慈禧命人扒光了她的衣服杖責(zé)懲罰,這也不是因為貪污,而是因為她后宮干預(yù)朝政“壞了家法”,直接打入了冷宮。
直到英法聯(lián)軍攻進北京時,慈禧帶著宮里的一干人馬出逃,也終于找到機會。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因慈禧太后強詞借口帶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輕惹出是非,有辱皇家顏面,被投井殺害,享年24歲。1901年春,清廷與八國聯(lián)軍講和,慈禧、光緒還朝。慈禧見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將尸骨打撈出來,裝殮入棺,葬于阜成門外恩濟莊太監(jiān)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地,企圖以“貞烈殉節(jié)”的名義掩世人耳目,并為此將珍妃追封為珍貴妃。
慈禧死后,載灃將珍妃的死因從“投井自殺”改為“被崔玉貴投入井中溺亡”。民國四年(1913年)珍妃姐姐瑾妃做了太妃,才將她遷葬回崇陵妃園寢,并在珍妃井北側(cè)的門房為她布置了一個小靈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靈堂上懸掛一額紙匾,上書“精衛(wèi)通誠”,頌揚珍妃對清德宗的一片真情。
井口只有10寸珍妃是如何被推進去的?原來是這樣的,我們看到的珍妃井的確是當(dāng)年的珍妃井,只不過后來慈禧西逃回來后在原來的井口上加了一個石頭井沿,用鐵棍穿過鎖住,從此禁用,珍妃井的真正井口遠(yuǎn)遠(yuǎn)大于10寸,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只是井口石而已!在科學(xué)的視角下,這些冤魂一類的說法當(dāng)然是一些迷信學(xué)說了,而且用鐵棍鎖住珍妃井的也不是故宮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