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1 13:12:38作者:佚名
龐萬春的介紹
龐萬春,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江南方臘部下的大將,由于善用弓箭,綽號“小養(yǎng)由基”。
在與梁山軍交戰(zhàn)時,龐萬春帶兵把守昱嶺關,曾親自或由其部下射死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歐鵬七人。最后劫寨失敗,被湯隆活捉后被殺,一生就此結束。
龐萬春的經歷
人物背景
龐萬春出場于《水滸傳》第一百一十八回(百回本為九十八回,眾文簡事繁本回目各不同)“盧俊義大戰(zhàn)昱嶺關,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書中介紹他是“江南方臘國中第一個會射弓箭的”,綽號“小養(yǎng)由基”。養(yǎng)由基乃是春秋時期楚國的神射手。龐萬春帶了兩個副將,雷炯和計稷,部下五千人馬,把守昱嶺關。
箭射史進
梁山人馬以宋朝軍隊的身份,征討方臘,戰(zhàn)事已經進行過半,杭州已被攻陷,宋江與盧俊義決定分兵,分別攻取睦州、歙州,盧俊義抓鬮抓得歙州。于是盧俊義部領正偏將校共計二十九員,隨行軍兵三萬人馬,啟程前往歙州。而攻取歙州之前,要先拿下昱嶺關。
盧俊義軍隊到達昱嶺關前,命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六人騎馬出哨,并帶領三千步軍。眾將來到關下,一個對方士兵都沒有發(fā)現(xiàn),史進感到疑惑,便與諸將商議,話沒說完,就看見關上豎著一面彩繡白旗,龐萬春就站在旗下。這是龐萬春第一次正式在書中露面。
龐萬春看見史進等人,就大笑著罵他們,說梁山眾人是“掯勒”宋朝招安誥命的“草寇”,又聲稱要與花榮比箭。話未說完,先射了一箭下來,正中史進,將他攧下馬去,其余五將一齊急忙把史進“救得上馬”。
射殺五將
五將把史進救上馬退回,又聽見山上一聲鑼響,原來是龐萬春事先在松林中布置好的弓箭手,一齊放箭,五將這時便顧不得史進,各自逃命去了,轉過山嘴,正遇上對面兩邊山坡上的龐萬春副將雷炯、計稷及他們的部下,兩邊的弩箭雨點般射下來,那五人加上史進全部被射死(史進應在中龐萬春那一箭時已陣亡),而三千步卒只剩下百余人逃出。
失昱嶺關
遭受如此挫敗,盧俊義只能聽從朱武建議,派時遷去探路。時遷在山中遇到一名老和尚,得到其指點,知道了通向龐萬春寨后的小路。盧俊義因此可以帶兵放火開路,林沖、呼延灼等借著時遷在關上放火、放炮驚嚇對方的機會,搶占了關頂,雷炯、計稷都被活捉。龐萬春自己則逃走。昱嶺關因此失守。
射殺歐鵬
龐萬春敗退到歙州,直至行宮,向皇叔方垕報告情況,方垕聽了大怒,尚書王寅建議讓龐萬春將功贖罪,方垕同意,便派五千兵跟龐萬春出城迎敵。
盧俊義帶兵來到歙州,龐萬春與歐鵬對戰(zhàn),斗不過五合,龐萬春敗走。歐鵬縱馬去追趕,被龐萬春背射一箭,歐鵬綽箭在手,繼續(xù)追趕,龐萬春又射出第二枝箭,將歐鵬射下了馬。城上尚書王寅、侍郎高玉見龐萬春得勝,帶兵趕殺出來,大敗宋軍。
人物結局
宋軍后退三十里下寨。王寅、高玉與龐萬春商議劫寨。到寨前高玉發(fā)現(xiàn)對方可能有計,龐萬春卻認為不必擔心,于是兩人帶兵劫寨,果然中計,高玉陣亡,龐萬春逃得性命,卻被湯隆用鉤鐮槍拖倒馬腳,從而被活捉。
龐萬春最后被盧俊義部下眾將割腹剜心,祭獻歐鵬、史進等,首級被解赴張招討軍前去了。龐萬春的一生就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