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2 19:23:40作者:未知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傳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包青天》使臉龐黝黑、額上長著小月牙的包公形象家喻戶曉。然而,真正的包青天卻是個眉清目秀的書生。黑臉的形象緣何而來?這位青天大老爺在真實的歷史中又有著怎樣的傳奇經(jīng)歷?
鐵面閻羅包拯
名傳千古的包青天,無論是出現(xiàn)于戲曲舞臺,抑或影視作品中,都是黑臉扮相。但據(jù)記載,包拯的面色雖然算不上白晳,卻也只是微黑。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畫像,上面的包公是白臉形象,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高約一米六左右。戲曲舞臺和屏幕上之所以選擇臉黑如炭、頭頂月牙的形象來演繹包公,其一是為了把包公的形象與戲曲舞臺上代表奸臣的白臉鮮明區(qū)分開來,其二則是為了凸顯他的剛正不阿、鐵面無私、不畏權貴、為民做主,傳達一種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正氣。
包公本名包拯,北宋咸平二年(999)誕生于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的一個官僚家庭。少年時代的包拯深受父母的寵愛,一直閉門刻苦讀書,修身養(yǎng)性,29歲時考中進士?!跺幇恪泛汀栋r情》等戲曲中說,包拯自幼被父母遺棄,由嫂子撫養(yǎng)成人,這純屬“戲說”。
包拯的為官經(jīng)歷中,最為后人傳頌的一段是他權知(宋太祖罷節(jié)度使后設立的官名,即暫代某官職而非正官)開封府的日子。宋嘉祐元年(1056),包極上任開封知府時,已經(jīng)是58歲高齡。他打擊權貴,秉公執(zhí)法,贏得了百姓的擁戴。據(jù)《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在民間,百姓給他起了一個綽號“閻王爺”,還流傳著“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來疏通,包公自會為民做主,而用錢來打通關節(jié)的事情,包公是有冤情的百姓不敢報官,此刁難勒索百姓,使很多轉達。“門牌司”常常為而必須要通過“門牌司”來直接到知府面前遞交狀子,老百姓到衙門里告狀,不能按照當時的宋朝法律,絕不容忍的。難以伸張正義。包拯上任后,立即撤掉了“門牌司”,把開封府的大門打開,讓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遞狀陳冤。這一舉措讓包拯深得民心,連市井的婦女、孩子都知道包拯的名字。
開封城里有一條惠民河。然而,這條惠民河卻不“惠民”,經(jīng)常泛濫成災,使周邊百姓無家可歸。包拯不禁產(chǎn)生了疑問:“是什么原因使河水泛濫成災呢?”他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兩岸的達官貴族私自在河上建筑堤壩,種花養(yǎng)魚,并與自己的宅院連通起來,形成“水上花園”的奇觀。而這就使惠民河被堵塞,造成河水泛濫成災的局面。包拯當即下令挖掉堤壩,疏通河道,沖走水上花園。如此一來,包®就犯了官僚貴族的眾怒。有的皇親國戚自恃位高權重,把他告到了皇帝那里。包拯毫不畏懼,拿出事先畫好的地圖,證明建造水上花園不僅違制,而且危害百姓。最終,皇帝也只好答應拆毀堤壩。
盡管包挺在開封府只做了一年多的知府,卻將開封治理得井井有條,為百姓解決了不少難題。包拯為官四方,每到一處都是不辭辛勞,恭儉為民。
端州(今廣東肇慶)盛產(chǎn)硯臺,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歷任端州知縣不僅向百姓收取端硯貢品,還要肆意加上幾十倍的數(shù)目,盤剝百姓,搜刮民財。包拯出任端州知縣后,明令官吏只許按規(guī)定數(shù)量收取貢品,絕不能欺壓百姓。而包拯自己始終沒有收受一方端硯。離任時,當?shù)匕傩仗匾庵谱髁艘环蕉顺幩徒o他,也被他婉言謝絕了。這就是“不持一硯而歸”的典故。
包拯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江南地區(qū)發(fā)生了罕見的旱災,民不聊生。包拯意欲開倉放糧,救民于水火。然而,依照當時的慣例,開倉放糧必須奏請皇帝,待批準后才能實行。包拯心想,等待皇帝批準前后要幾個月的時間,不知要餓死多少百姓。于是,他果斷地宣布放糧,同時派人急奏朝廷,使很多百姓免于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