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1-23 07:07:17作者:未知
1、雍正年間,廣州的對外貿(mào)易日漸繁榮。每年夏秋之際,計有進二十條西洋貿(mào)易大船到港,分別來自英國、法國、荷蘭,奧地利和瑞典。這些大船前來購買中國的茶葉、瓷器和絲綢,雖然船上帶來的基本上都是白銀,一般是三至五噸重的西班牙銀幣,但是也有一些西洋物產(chǎn),比如尼龍,鐘表等,其中有一樣比較特別的物產(chǎn),就是玻璃。
2、當(dāng)年承接外洋船廣州貿(mào)易的洋貨行行商,基本上都是來自福建的熟手商人,家資巨富,在廣州城外西南角所建造的洋貨行,規(guī)模十分巨大。行外有店鋪,行內(nèi)有巨大的倉庫,貨場,還有靠江邊的專用碼頭。洋貨行旁邊,還建造了專門的庭院,既有對外的獨立門戶,有可以直接通往洋貨行。庭院內(nèi)至少是一棟兩層建筑,格局和當(dāng)時的民居大不相同,乃是專供外洋船租用,作為外洋之人在廣州貿(mào)易時候的居停購物之所。
3、既然是夷館,所以建筑格局相當(dāng)洋化。洋貨行依江而建,所以靠江邊,通常還建造有一個很大的陽臺。兩層樓房,也是當(dāng)年廣州城內(nèi)外絕無僅有的新穎形式。洋貨行的行商最早進口玻璃,大概就是為了建造夷館所用;二樓窗戶裝上玻璃,十分氣派洋氣。這種夷館建造得相當(dāng)完美,也很值得;當(dāng)年外洋船租用這樣的一個庭院,一個貿(mào)易季節(jié),要花近一千兩白銀。
4、玻璃用起來之后,自然是有人眼饞。但是行商們一來都是沒有功名的白丁,二來都是來自福建的土佬,雍正朝初年,官府和廣州的士紳,基本上是看不起他們的。用現(xiàn)代的話說,那些和洋人打交道的福建人,包括行商、通譯和買辦,都是主流社會之外的人。因此玻璃一物,雖然在雍正初年即有進口,但是使用十分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