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4 07:54:49作者:未知
盡管后世歷史上對于李世民的評價有很多都是正面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皇位得來還是不正,是他發(fā)動政變,奪了自己哥哥的太子之位,這才獲得了皇帝的位置。而在這場政變之后,李建成與李元吉身死,面對他們尚在人世的妻子,李世民娶了弟妹楊氏,但是卻沒有娶嫂子鄭觀音,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1.李世民娶弟妹楊氏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為斬草除根,也殺死了自己的10個侄子。太子妃鄭觀音和齊王妃楊氏在一日之內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失去了依靠和未來。
后來,李世民強納貌美弟妹楊氏,并生下一子李明,而才貌雙全的鄭觀音卻孤獨終老,那么李世民為何沒有納鄭觀音呢?
是不是鄭觀音不夠貌美?并不是,鄭觀音才貌雙全,端莊大氣,墓志記載:“淑韻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風泛桃李之蹊。”任何美好的詞匯放在她身上似乎都不為過。
2.為何沒有娶嫂子
是不是鄭觀音比李世民大很多?也不是,鄭觀音出生于599年,和李世民同歲或者小一歲。
是不是因為長嫂如母?也不是,鄭觀音嫁到李家要么和長孫皇后嫁到李家是同一年,要么在長孫皇后之后。也就是說,早年喪母的李世民并未得到鄭觀音的特殊照顧,也就培養(yǎng)不出那樣的感情來。
其實,李世民不納鄭觀音是基于政治考量的。而且鄭觀音也不肯屈就。
3.鄭觀音
首先,鄭觀音的太子妃身份決定了其特殊性。如果沒有李世民的政變,李建成就是未來的大唐皇帝,而鄭觀音就是未來的皇后,母儀天下。李世民殺死兄弟,逼父親李淵下臺本就為人詬病,這成了他人生的污點,他極力淡化這個污點,試圖證明他是迫不得已的,他是被逼的。他又怎么敢再納了曾經的太子妃,余生他只會把她軟禁起來,供她錦衣玉食的生活,以示他的仁慈,也表示他登基的合法性。
而楊氏做為齊王妃,李世民即便納了她也不會受到太大的指摘,反而能籠絡楊氏背后的楊家。但即便是楊氏,也是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后的很多年才納了過來。
再者,鄭觀音背后的滎陽鄭氏。滎陽鄭氏是當時的五姓七望之一的貴族世家,如何處置鄭觀音,李世民必須慎之又慎,否則就會傷了世家大族的心,而這樣的大家族又是極為注重禮教的。鄭觀音能被李淵選為太子妃,本身就說明了太子妃家世之貴重,這樣的鄭觀音,先不說鄭家會不會同意,李世民若強納過來要放在什么位置?
最后一點,鄭觀音的娘家背景和曾經的太子妃身份決定了她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式過完下半生。而她顯然不愿意成為李世民的妃子,墓志記載鄭觀音:“罕御芳鉛,獨莊情於禮訓?!闭f明鄭觀音是一個端莊大氣、恪守禮教之人,并且滎陽鄭氏的背景決定了她從小所受到的教育都是頂尖的,品性自然沒話說,而且她和李建成即便不是很恩愛,也是有感情的,李世民殺了她的丈夫、她的兒子,她沒有辦法報仇,但也絕不會做他的女人,況且,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她很可能懷有身孕,雖然是個女兒,但也是她余生唯一的撫慰。
玄武門之變后,她被軟禁在了宮中,在那里度過了五十年的時光,雖有錦衣玉食,卻不是她的所愛,平生節(jié)儉的她從來都不愛華服、不喜胭脂水粉,獨愛讀書。而宮中多有禁忌,行動多有限制。
676年,78歲的鄭觀音在長樂門內去世。在第5女歸德縣主宅內出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