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4 14:05:45作者:佚名
孔融讓梨,一直都是一段歷史美談,人們在稱頌孔融小小年紀(jì)就懂得謙讓的同時,也會把這件事情拿出來給自己的孩子看,學(xué)習(xí)這種謙讓的精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小的時候孔融把大梨讓給了哥哥,而他的哥哥長大以后為了保護(hù)這個弟弟,卻把自己的命都送出去了。這是怎么回事?那個為了保護(hù)孔融的哥哥,又是誰呢?
孔融是三國時代的大名士,孔子的后人,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華。在三國天下大亂的時候,曾經(jīng)為北海相,手下有猛將太史慈。后來他入朝為官,因為對曹操傲慢無禮,被曹操找了個借口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的罪名處死,并株連全家。
孔融作為一代名儒,文章寫的好,也擅長詩歌,但是在三國亂世這個時代卻不是給他們這些文人墨客的時代,是屬于英雄的劉備、奸雄的曹操、梟雄的袁紹董卓的。
孔融最出名的事情,還是寫進(jìn)了小學(xué)課文的“孔融讓梨”。是說孔融小的時候,和幾個哥哥們一起吃梨,他都拿最小的吃。有人問他這是為什么,孔融說:我年齡最小,自然應(yīng)該吃最小的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事事應(yīng)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yīng)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所以千百年來一直流傳了下來。
然而,人們卻不知道的是,孔融給哥哥讓過梨,而他的哥哥卻為孔融讓了一條命!
這是怎么回事呢?還得從東漢末年說起。東漢末年的時候,朝廷腐敗,宦官專權(quán),宦官與士人們的斗爭十分尖銳。有一個叫侯覽的中常侍,仗著自己被漢桓帝重新,在鄉(xiāng)里為非作歹,無惡不作。
這時有一個名士叫做張儉,他是八及之一,跟劉表等人齊名,他檢舉結(jié)發(fā)了侯覽的不法行為,請求朝廷處死侯覽。結(jié)構(gòu)奏折先到了侯覽手中,他銷毀了奏折,導(dǎo)致桓帝沒有看到。然后又反過來誣陷張儉,以朝廷的名義下令捉拿張儉,這也是第一次黨錮之禍的爆發(fā)。
張儉狼狽的逃命,天黑了就去哪家住宿,天下人都敬重他的品行,哪怕會家破人亡也愿意收留他。張儉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孔家,請求保護(hù)。
不巧的是,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出來接待了他。張儉見孔融還是個孩子,就沒有說明來意??兹趨s看出了張儉神情緊張、欲言又止,知道一定是有了難事,就對張儉說:“我哥哥雖然不在家,但您是他的好友,難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您嗎?”
聽了孔融的話,張儉心里踏實下來,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幾天,找了個機(jī)會,終于安全地逃走了。最后一路跑到塞外,才逃的毒手。
但有人向官府告發(fā)了孔家曾經(jīng)窩藏逃犯的事,于是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來。
主審官對孔融和孔褒說:“你們兄弟是誰放走了張儉?你們難道不知道,張儉是朝廷要犯,放走他是殺頭之罪!”
孔褒為了保護(hù)弟弟,就把罪責(zé)一力承當(dāng),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這不關(guān)我弟弟的事!要殺就殺我吧!”
孔融也說是自己主張放的,結(jié)果兄弟兩人在堂上爭了起來,都說是自己放走了張儉。主審官見兄弟倆爭罪,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如實上報。結(jié)果,皇帝定了是孔褒的罪,下令處死了他。
也就是說,孔褒為了保護(hù)弟弟孔融,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后來,宦官勢力被士人袁紹、袁術(shù)們鏟除,張儉也回到了中原,孔融兄弟凜然爭死的事跡才流傳出來。孔融也因此獲得了很大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