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5 07:01:57作者:佚名
因為當(dāng)前中華白海豚這個“家族”正在走向衰落,甚至有瀕臨絕跡的危險。由于每百三年才生一胎,中華白海豚繁殖率低、生存率低,同時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嚴重威脅著它們。據(jù)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監(jiān)測,截至2011年,存活的白海豚僅有802頭,比大熊貓還稀少。所以被設(shè)為一級保護動物。
中華白海豚(學(xué)名:Sousa chinensis),屬于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度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恒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chǎn)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中國的最早的發(fā)現(xiàn)紀錄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專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青的會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屬見于我國東海,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
中華白海豚很少進入深度超過25 m的海域,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中國沿岸的中華白海豚有時進入江河中。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曾進入珠江到達廣州的海珠橋,并曾進入西江約300 km之遠;廈門附近的曾進入福建省九龍江約60 km;閩江口的曾進入閩江45 km;東海北部的曾進入江蘇省長江段約220 km。香港的中華白海豚單獨或成群,多數(shù)為單獨或成對的,最大的群約20頭。
10頭以上的群通常隨對拖網(wǎng)漁船活動。珠江口伶仃洋的群可達44頭。在夏末常作躍水、探頭等動作,乘浪不常見到。喜隨拖網(wǎng)漁船活動,常在拖網(wǎng)浮子前的100~200 m處看到它們。跟隨漁船的活動可超過2小時。
中華白海豚喜歡棲息在亞熱帶海區(qū)的河口咸淡水交匯水域,在澳大利亞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東南亞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qū)(海域):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文萊、柬埔寨、中國、科摩羅、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亞、香港、印度、印尼、伊朗、伊拉克、以色列、肯尼亞、科威特、澳門、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莫桑比克、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菲律賓、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中國臺灣、坦桑尼亞、泰國、東帝汶、阿聯(lián)酋、越南、也門。
中華白海豚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據(jù)文獻記載,最北可達長江口,向南延伸至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和廣西沿岸河口水域,有時也會進入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