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6 14:58:28作者:未知
盛京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即今遼寧省沈陽市。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wèi),并在沈陽著手修建皇宮。沈陽迎來了歷史性轉(zhuǎn)折,從一個軍事衛(wèi)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逐步發(fā)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尊沈陽為“盛京”。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后,盛京為留都。順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yùn)”之意在盛京城設(shè)奉天府,故沈陽又名“奉天”。
盛京的由來
盛京來自滿語“mukden”,意為“興盛”,漢譯作“天眷盛京”、“盛京”,意即“大清興起之地的都城”。
盛京歷史
7200年前人類在此農(nóng)耕漁獵,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出新樂文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燕國屬地(侯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分天下為36郡,沈陽隸屬遼東郡。
漢武帝時期在沈陽設(shè)立玄菟郡下設(shè):“侯城”、高顯、遼陽三縣。
隋代開皇年間改稱“沈州”。
唐代延用“沈州”。
遼代,向沈州移民,并修筑土城,生產(chǎn)隨之發(fā)展。
金代,仍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方城,改沈洲為“沈陽路”,(是沈州遼陽兩個地名的簡稱)從此,“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如今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1386年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wèi)”。
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并在沈陽城內(nèi)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稱沈陽為“盛京”。
1644年清世祖福臨遷都北京后,沈陽為陪都。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yùn)”之意在沈陽設(shè)奉天府,沈陽又名“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