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6 22:56:05作者:未知
在河南平頂山市的一個小鎮(zhèn)里,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竟然都保留這明清時期的建筑風貌。而更讓筆者驚訝的是這個村莊里姓高的村民竟然都是大金開國皇帝完顏阿古打的后代。這是真的嗎?
這個獨特的村莊也流傳著自己的傳統(tǒng)習俗:每年過年,高姓人家一定會掛上如“承先義州完顏軍功揚四海,啟后鴨水白黑恩澤綿千秋”、“渤海家聲千古振,唐山世德萬年招”這樣的對聯(lián),橫批一定是“遼陽望族”;而且他們除夕還有"背奶奶過年"的儀式,還有吃咸臘八粥、敬馬、敬狗、敬喜鵲等與當?shù)亟厝徊煌娘L俗。提到他們的祖上,當?shù)乩先耸沁@樣說的:祖上來自東北,始祖名為完顏簡,移居此地后改姓高,為了讓后代謹記祖上的完顏姓氏,每年臘八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做咸的臘八粥,而且必須用藍邊海碗盛著吃,寓意“碗鹽”。而且家族那些世代流傳的風俗每個高姓人都必須學會。
在郟縣《高氏家譜》和郟縣安良鎮(zhèn)高樓村的《郟邑高氏文武功名官爵碑記》等史料中關于家族歷史有詳細的記載:元朝末年時期,完顏簡隨著兒子完顏德仁一同自東北來到襄陽居住,后完顏德仁被封為忠勇侯,由于當時處于戰(zhàn)亂紛爭,完顏德仁只得帶著父親暫時在襄陽府棗陽縣的崔橋里隱居。
之后明高祖朱元璋又率兵攻克襄陽,完顏簡和兒子完顏德仁都曾為元朝高官遇此情景,不得不舉家遷徙至河南郟縣,怕遭報復他們改姓高,完顏簡改名為高萬招、兒子完顏德仁改名為高德仁,家族其他人也均改名換姓其他兒子也如此更名。
為了更好的隱蔽家族成員,完顏簡將家族分成三支隊伍——大兒子高德仁留居郟縣,兩位夫人帶著二兒子高德原遷至南召紙坊溝村,自己和三兒子德昌回遼東,這樣以免整個家族被"一網(wǎng)打盡"。如今由大兒子在郟縣帶領的家族已遍布郟縣8個鄉(xiāng)鎮(zhèn)共5900多人,二兒子在南召帶領的家族也傳至26世共6200多人。高樓村人歷朝皆出為國英勇獻身、忠勇之人,1949年2月,在高松山的帶領下,高樓村66名青年集體參軍加入河南獨立15團7營9連,由高松山擔任連副指導員、副排以下干部全都由本村人擔任,因此這個連也被稱為“高一連”;“高一連”參加了渡江作戰(zhàn)、解放廣西等戰(zhàn)役甚至還有部分人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斗,他們中有也有立功,他們的精神仍在人們心中永不言敗。
在南召縣皇后鄉(xiāng)紙坊溝里有一通被當?shù)馗咝杖艘暈閭魇勒鋵毜拿鞔?,因為這通碑記載了他們家族自先世到現(xiàn)代的大致歷程。碑文中有白頭奶奶和黑頭奶奶代表是始祖完顏簡的兩任夫人,其中白頭奶奶在前、為嫡,黑頭奶奶在后、她們白、黑對應,不禁使人聯(lián)想到金代那個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白頭奶奶代表長白山、黑頭奶奶代表黑龍江,或許他們真的是女真后代。他們村里的“背奶奶過年”儀式也是由這通碑碣而來。高樓村口還有有一座1975年興建的紅石橋,橋身雕刻著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符號,因其工藝之精湛如今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0年的風風雨雨,它卻巍然屹立,就如同堅韌不拔的高樓村人。
本文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