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3 18:25:40作者:智慧百科
1、整地:種植箬竹首先選好栽植的地方。最好在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土質肥沃疏松、土層為深厚的沙壤土,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地表的雜草、磚頭瓦塊及其他垃圾,后翻地,深度達50厘米。
2、挖穴:竹鞭長度一般為40至50厘米,根據(jù)箬竹竹鞭長度把穴挖為長條形,規(guī)格為長60厘米、寬40厘米、高40厘米,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
3、施基肥:每個樹穴施有機肥5公斤左右,在樹穴底部均勻撒一薄層有機肥,后回填表土10厘米,其余有機肥與剩余表土調勻備用。
4、種植時間:箬竹的種植時間一般選擇在冬季和早春,即11-2月份之間。
5、種植密度:箬竹的種植密度一般是每公頃2500株左右,株行距2米×2米,立地條件好的厚樸密度稍疏。若是厚樸和箬竹株間混交造林,則箬竹每畝167至222叢,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5米。
6、定植:處理根部,以促進迅速形成新根,將竹苗放入穴中,把鞭根捋順放在土中,后填調入有機肥的表土,再填底土。竹子深栽不易出筍,太淺易被風吹倒,埋土至竹苗原土部分時把四周踩實,澆定蔸水,水洇下后蓋一層細土,比竹苗原土部分高3厘米左右,四周圍埝。春季干旱多風,除澆足定蔸水外,還應適時進行葉面噴水,防止水分大量蒸發(fā)導致葉片枯萎脫落。
7、水分是影響新箬竹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區(qū)春季一般雨量少,空氣濕度小,新栽竹的枝葉水分蒸騰量大,要及時澆水保濕,即催筍水。夏季澆足拔節(jié)水。雨季可視降雨情況澆水,若遇長期雨天,要及時排出積水,保持土壤通透。冬季11月、12月澆孕筍水。
8、除草松土:每年進行多次除草結合松土。北方春季野菜較多,在除去野菜的同時進行松土,有利于土壤保墑。夏秋季雨水多,雜草很多,及時除雜草并進行鋤劃,防止土壤板結。除草松土時,應注意不要損傷竹鞭、竹節(jié)和筍芽,下鋤宜輕宜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