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4 13:22:33作者:智慧百科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
我們大伙耳熟能詳?shù)木褪怯耙曌髌?、小說中的“八百里加急”,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一匹馬,能跑出一天八百里的工作里程嗎?真有千里馬嗎?
其實這只是一個概念上的東西,八百里是分別由40匹馬,以接力長跑的方式,分階段完成的,古代的一里比現(xiàn)在的500米短些,這也相當(dāng)于每匹馬急跑9000多米了。而每匹馬跑完自己的路程是有時間限制的,不管是嚴寒酷暑,還是雨雪交加,都是如此,而且要嚴格記錄時間,以便追究超時的責(zé)任。如果耽誤時間,輕者杖責(zé),重者判刑。
古人高效率的“智慧”
古人每20里就設(shè)一個驛站,而驛站不僅僅是傳遞軍情戰(zhàn)報,還有很多別的功能:文書的傳遞,主要是上級的指示和下級給上級的匯報材料。和軍事無關(guān),都可以列為次級或者是緩級;官吏的迎來送往,都要在驛站休息,這相當(dāng)于軍隊的招待所。也是拉近本地官員與外放官員,回京任職官員最好的機會。驛長、驛卒、驛舍、驛馬的日常管理,這是一個長效工作。驛長要列出所有花費的明細報表,和將來的預(yù)算。
看似一個小小的驛站,卻是一個國家機器運轉(zhuǎn)最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小小的驛站,大大的內(nèi)涵。這個國家最小的郵政公司,絕對是最迅速的快遞公司,各條官道形成了網(wǎng)格化的管理,而每個驛站,都是網(wǎng)格中的節(jié)點,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形成了中國古代極高效率的信息高速公路。
人與馬,“八百里加急”的完美組合
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所以,中國古代對驛馬和驛卒的選擇非常重視。
首先是驛馬的選擇,不用涼血馬,也就是比較溫順、能吃苦耐勞的那種馬。雖然干活行,但動作慢,比較適合長途的、不著急的公文。熱血馬,脾氣暴躁,不服管束,一旦間馴服,跑得快,適合快速運動。畢竟軍情急如火,快速傳遞信息是第一要務(wù),所以,“八百里加急”都用熱血馬。
一旦選中“熱血馬”,在飼料的配比上,必須是六四開,六分草料,四分帶殼的小米,混合喂養(yǎng)。而普通的馬可就沒有喂小米的待遇了。真不知道那些選馬的人通過什么方式,確定出來這種比例關(guān)系的。既能不傷馬,還能讓馬達到非常科學(xué)的二十里內(nèi)的“極限運動”。
所以,他們對精選出既有速度又有耐力的“千里馬”的伯樂,當(dāng)祖師爺供奉,絕對是有道理的。而且對于高喊“八百里加急”的驛卒絕對是不可怠慢的。對于不讓路者,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砍殺。他們有這個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