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7 11:22:30作者:智慧百科
大家應(yīng)該比較清楚,一般開國皇帝都稱為某某“祖”,比如漢高祖,而守成的皇帝一般都稱為某某“宗”,比如唐太宗。當(dāng)然任何事情總有例外,比如明成祖朱棣,清世祖順治,清圣祖康熙算是例外,姑且不論。之所以如此,實(shí)際上是有歷史原因的。大家知道,從西周開始,人們就有了起謚號的制度。謚號的作用,就是對這個人的一生做一個總結(jié),有好有壞。到了秦朝統(tǒng)一六國,秦始皇特別不喜歡,下令廢除這個制度,所以他死后就稱秦始皇,沒有謚號,如果有的話,他大概會叫武帝,或者厲帝什么的。漢代又恢復(fù)了謚號,但慢慢變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謚。綜觀西漢一朝,就沒有被冠上惡謚的皇帝,諸侯得惡謚的倒不少,比如謀反的淮南王劉長,全稱為“淮南厲王”。
到了劉邦建立漢朝,也高冷地說了一句:我才不學(xué)秦始皇呢——于是又恢復(fù)了謚號的制度。從那時候起,皇帝們又開始有謚號了。如漢武帝、漢獻(xiàn)帝、隋煬帝。明清兩朝,又有一些另類,不稱帝,也不稱祖或者宗了,僅僅朱元璋稱明太祖、朱棣稱明成祖,還有后面的明英宗,但是朱元璋更多時候被后人稱為洪武帝,朱棣稱為永樂帝。為什么呢,明朝以后,皇帝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了,朱元璋用的是洪武,朱棣用的永樂,愛新覺羅·玄燁用康熙,愛新覺羅·弘歷用乾隆,從登基到退位都沒有更換過
有人要問了,怎么劉邦叫漢高祖呢?這事你得問司馬遷。人家劉邦的“高”字是謚號,明明要叫漢高帝,或者用廟號叫漢太祖,誰知道司馬老先生怎么就把這倆名字混在一起了,就變成了漢高祖。那么,為什么到了唐朝就用廟號了呢?廟號又是什么呢?前文說過,謚號是對某個人一生的作為來作總結(jié)的,到了唐朝,大家總覺得用簡單的幾個字來總結(jié)實(shí)在說不完皇上的豐功偉績。于是,謚號的字越來越多,比如李世民的謚號,就是唐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實(shí)在太長了。甚至到了清朝,謚號都有十幾個字。為了說得方便,于是大家就改稱皇帝的廟號了。
那么廟號是什么呢?
廟號是皇帝家族供奉于太廟時,對先人的稱呼。但是,廟號不是每個皇帝都有的。在漢朝時,沒有真正的豐功偉績,是沒有資格享有廟號的。你想想連漢景帝都沒有廟號,想得這種殊榮得多難!到了后來,皇帝們?yōu)榱俗鹁聪热?,不再過于計(jì)較是否有功績了,所以皇上們都有了廟號。而廟號里的字,也是有褒貶的不同含義的,有機(jī)會再和大家分享。
即使是廟號也分兩種格式,有的稱祖,有的稱宗,二者有何區(qū)別?
一般,開疆拓土的皇帝才有資格稱祖,所以大部分祖都是開國皇帝,曰高祖,曰太祖。到了曹丕篡漢時,老曹家愛慕虛榮,就都給自己起廟號為祖,如魏高祖曹丕,魏世祖曹睿,其實(shí)都是很有水分的。到了后來,皇帝們也開始遵守廟法,祖字也不再泛濫,只有確實(shí)有不世功業(yè)的皇帝才能稱祖。如忽必烈,打下三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蒙古鐵蹄踏到東歐,曰元世祖;如順治皇帝,在位時女真人入關(guān)一統(tǒng)中原,曰清世祖;如康熙皇帝,文治武功,《清史稿》稱他“雖曰守成,實(shí)同開創(chuàng)焉”,故曰清圣祖。
總而言之,“謚號”、“廟號”、“尊號”都是封建時代朝廷大臣對大行皇帝(已經(jīng)去世的皇帝)或當(dāng)朝皇帝的一種政治性評價。其本意在于激勵或警告君主勤政愛民,給國家?guī)戆捕ê透皇?,但是隨著君主權(quán)利的擴(kuò)張,它們漸漸遠(yuǎn)離其初衷,最后徹底演變成為君主權(quán)利華美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