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7 22:22:30作者:智慧百科
司法部首任部長史良簡介:史良生平經歷是怎樣的?史良的成就有哪些?本文這就為你介紹:
司法部首任部長史良簡介
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字存初,江蘇常州人,中國當代法學家、政治家、女權運動先驅。
在民國時期,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師,民族救亡運動、爭取民主運動的積極投身者,曾因參加并領導抗日救亡運動而被捕入獄,是中國的“七君子”之一。
在新中國時期,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首任部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兩屆中央主席。
她是新中國人民司法工作的開拓者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之一。
史良生平經歷
一、早年經歷
1900年3月27日,史良(字存初)出生于江蘇常州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
因經濟拮據,1914年(民國3年),史良一直到14歲才正式進入武進縣立女子師范附小讀書。但在入校前,已跟父親習字讀書,從學識廣博并具有一定新思想的父親的談天說地中懂得了許多歷史故事,由此萌發(fā)了初步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
1919年(民國8年)她參加五四運動,擔任常州女師同學會的會長,還被推為省立第五中學、常州南師和女師三校學生聯合會的副會長兼評議部主任,參加了學界聯合會。為了查禁日貨、鼓動商界和工人罷市罷工,她經常在外進行宣傳演講,許多函電文告均出自史良的手筆。
1922年(民國11年)暑假史良從武進女師畢業(yè)后,在好友資助下,進入上海法政大學學習法律,因為她感到在舊中國婦女參政是遙遠的事,但學法律可以為受欺壓的老百姓幫點忙。
1925年(民國14年)“五·卅運動”中,史良積極參加了示威游行,高呼“反對帝國主義”、“打倒賣國賊”的口號,以至被捕,一天以后才被釋放。隨后還主編了一個名為《雪恥》的刊物,宣傳民族獨立,反對列強侵略。
1926年(民國15年)在法政大學就讀期間,史良參加了該校學生反對校長只重金錢不管教學質量的斗爭,結果4個同學被開除。
史良十分不平,走上講臺,和校長講理,使校長理屈詞窮,史良和100名同學隨之組成護校團,那時,正好王開僵發(fā)起成立上海法科大學,由司法界的著名人士董康為校長。
史良和100多名參加護校團的同學便都脫離法政大學進入上海法科大學,以后史良就成了董康的得意門生。
二、律師生涯
史良1927年(民國16年)從上海法科大學法律專門部畢業(yè),因為是私立大學,拿不到律師證書,被分配到南京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政治工作人員養(yǎng)成所工作,她的上司是國民黨清黨委員會的重要官吏,生性倔強正直的史良非常憎惡他,兩人處處對立,不久史良就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入獄。
在獄中史良目睹了一些慷慨就義、寧死不屈的共產黨人,也看到了舊中國監(jiān)獄對待犯人的非人道罪行和國民黨的種種黑暗,兩個月以后,她的父親通過董康請蔡元培出面,才把她營救出來。
1930年(民國19年),史良到青島國民黨特別市黨部任訓政科主任,半年以后回到上海。同年上海法科大學改名上海法學院并經教育部批準立案,史良也已領到了律師證明。
1931年(民國20年)開業(yè)任律師,任上海律師公會執(zhí)行委員,還加入了共產黨設在上海的外圍組織“革命人道互濟總會”,任該會律師,任期內辦理多起營救鄧中夏、任白戈、熊瑾玎、方知達等中共地下黨員的案件。
此外,史良還辦理了不少的婦女案件,其中比較多的是婚姻案件。在辦理婦女案件的過程中,她了解了當時中國婦女所承受的壓迫。
這些親眼所見的一樁樁實例正成為了她日后工作中的寶貴資料,促使她進一步認識到一個社會只有婦女解放了,才能稱得上是真正解放的道理。
三、抗日救國
1935年8月1日(民國24年),中共中央發(fā)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號召全國團結起來,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影響下,上海的抗日救亡運動蓬勃發(fā)展,上海婦女界救國會率先成立,史良是發(fā)起人之一,并被推選為理事。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成立后,史良被選為執(zhí)行委員。
1936年(民國2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氣焰更加囂張,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正式成立,選舉宋慶齡、沈鈞儒等40余人為執(zhí)行委員,史良是其中重要一員。
為了推動國民黨抗日,她曾同沈鈞儒、章乃器、沙千里作為救國會的代表,到南京請愿,并積極參加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
國民黨政府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于11月22日逮捕了救國會領導人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王造時、史良,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君子”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