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8 20:22:22作者:智慧百科
魏國地處四戰(zhàn)之地,西邊面是強秦,南面是楚國跟韓國,北面是燕國、趙國,東面是齊國。在這樣一個地理環(huán)境中如果不能時刻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保證君主圣明的話,那他的滅亡是注定了的。魏國興在文侯之世,而衰從惠王開始。安釐王的失策加速了魏國的滅亡。魏國比較厲害的軍隊也就是魏武卒了。
1魏文侯魏斯(前445年—前396年)前403年同趙國、韓國一起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魏侯
2魏武侯魏擊(前395年—前370年)軍事力量強,君主比較開明。武侯二年,在安邑、王垣筑城。武侯七年,魏軍進攻齊國,打到了桑丘。九年,狄人在澮水打敗魏軍。魏侯派吳起進攻齊國,打到了靈丘。十五年,魏軍在北藺打敗趙軍。武侯十六年,魏軍進攻楚國,占領(lǐng)了魯陽 。
3魏惠王魏罃: 在位期間魏國由盛轉(zhuǎn)衰,圍魏救趙就發(fā)生在這時期。馬陵之戰(zhàn)是轉(zhuǎn)折點,之前比較厲害,甚至攻下趙國的邯鄲。馬陵之戰(zhàn)龐涓死后魏國由盛轉(zhuǎn)衰。
4魏襄王魏嗣:與諸侯相會,互相稱王,襄王追尊他的父親為惠王。在位期間丟了河西之地。
5哀王:在位期間外交工作做得不錯,雖然有些敗績,但是與齊軍,韓軍聯(lián)合在函谷關(guān)打敗秦軍,秦軍將河外之地以及封陵還給魏國。
6魏昭王魏遫(前295年—前277年) 昭王元年(前295),秦軍攻占魏國襄城。二年,魏軍與秦軍交戰(zhàn),魏軍失利。三年,魏國幫助韓國進攻秦國,秦將白起在伊闕打敗二十四萬韓魏軍。六年,魏國把河東四百里土地讓給秦國。七年,秦軍攻下魏國大小城邑六十一處。八年,秦昭王親自稱西帝,齊湣王自稱東帝,過了一個多月,都重新稱王收回了帝號。 九年秦軍攻克魏國新垣、曲陽兩城 。戰(zhàn)敗。割地。
7魏安釐王魏圉( 前276年—前243年)在他剛即位的時候也是不斷的戰(zhàn)敗,然后割地。安釐王元年(前276),秦軍攻下魏國兩座城。二年,又攻下魏國兩座城,陳兵大梁城下,韓國派兵來援救,把溫邑讓給秦國求和。三年,秦軍攻下魏國四座城,斬殺四萬人。四年,秦軍打敗魏軍和韓軍、趙軍、殺死十五萬人,趕跑了魏將芒卯。 不過手下倒是有不少能人,如唐雎、信陵君等等。齊楚兩國攻魏,唐雎九十多歲的高齡去游說秦王出兵救魏,竟然成功了。后來信陵君竊符救趙,使趙國得以保全。幾年后信陵君返回魏國,率領(lǐng)五國軍隊進攻秦國,在河外打敗秦軍,趕跑了秦將蒙騖。
8魏景湣王魏增 (前242年—前228年)他在位期間就是不斷的丟失土地,景湣王元年(前242),秦軍攻下魏國二十座城,設置為秦國的東郡。二年,秦軍攻下魏國的朝歌。衛(wèi)國遷到野王。三年,秦軍攻下魏國的汲邑。五年,秦軍攻下魏國的垣地、蒲陽、衍邑。
9(魏王假)魏假( 前227年—前225年)魏王假三年秦軍水淹大梁,俘虜魏王假,魏國滅亡。
其實戰(zhàn)國時期,很多對歷史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才都是從魏國走出來。魏國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會用人,是魏國人才太多。正如毛遂所說“吾乃囊中之錐,未曾露鋒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脫穎而出”,很多人在魏國沒有得到展露的機會。我們不能說到死才舉薦商鞅的公叔痤、逼走吳起的公叔、戰(zhàn)死馬陵的龐涓、迫害范雎的魏齊不是人才。分析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臣子之間的內(nèi)斗。一方受到魏王重用,另一方就只好離開。而他們?nèi)チ似渌麌遥渌麌胰瞬畔鄬T乏,便受到重用,大顯身手,最后被我們后人定義為“人才”。
我們可以想象,魏國應該有不少人才去過齊國,但同樣未享有大名,原因是什么?齊國人才也太多,魏國來的人也得不到重用。相反秦國雖然地大物博,但土生土長戰(zhàn)略型的人才確實不多,重要的是他能廣開言路,魏人一來與秦王投機便能得到重用。之后甚至會形成風氣,天下才士多向西秦。
再想象我們今天的世界,中國很多人才也留不住,我們不能說中國沒有人才,不能用人才,是人才太多,良莠不齊,往往把持重要擇人崗位的人任人唯親,加之在國外,人才能更好的展露身手,制度上的弊端相對少一些,造成中國人才也在逐漸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