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19 21:22:31作者:智慧百科
樂府自西漢設(shè)置始,就具有多種功能:以詩合樂,以詩觀風(fēng)。“風(fēng)”通過聲詩的樂音感染,實現(xiàn)諷諭目的。古樂府(唐朝把南北朝以前的樂府詩統(tǒng)稱為古樂府)確實都是些諷諭精神強(qiáng)烈的作品,但自六朝以來逐漸消亡。唐朝貞元、元和之際,白居易、元稹等詩人或“寓意古題”,或效法杜甫“即事名篇”,以樂府古詩之體,改進(jìn)當(dāng)時民間流行的歌謠,發(fā)起“新樂府運動”。
所謂新樂府運動,指的就是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發(fā)生的用通俗化的樂府體寫時事和社會生活的詩歌運動。樂府詩的作者主要有白居易、元稹、李紳(《憫農(nóng)》詩二首)、張籍(有樂府三十三首以及《野老歌》《筑城詞》《賈客樂》)和王建(《水夫謠》《田家行》《簇蠶辭》)等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為《新樂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元稹的代表作為《田家詞》《織婦詞》《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二人世稱“元白”。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在《與元九書》中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在《新樂府序》中全面提出了新樂府詩歌的創(chuàng)作原則,要求文辭質(zhì)樸易懂,便于讀者理解;說的話要直截了當(dāng),切中時弊,使聞?wù)咦憬洌粩⑹乱懈鶕?jù),令人信服;還要詞句通順,合于聲律,可以入樂。宣稱要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為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除是新樂府運動的主將外,在詩歌形式上,他還是“次韻相酬”的創(chuàng)始者。元稹詩中最有特色的是艷詩和悼亡詩。此外,元稹所作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的是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yōu)美,刻畫細(xì)致,成為唐人傳奇中的名篇。
元和十年,白居易遭謗被貶江州,新樂府運動因之受挫。不過,新樂府運動的精神,為晚唐詩人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所繼承。皮日休的《正樂府十首》和《三羞詩》,聶夷中的《公子行》,以及杜荀鶴的《山中寡婦》《亂后逢村叟》,深刻地揭露了唐朝末年統(tǒng)治者的殘暴、腐朽和唐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前后的社會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