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2 13:22:32作者:智慧百科
一般來說,宮廷設(shè)有專門書寫歷史的機構(gòu),也有專門記錄歷史的官員。每個朝代發(fā)生的重大事情,都由史官負責記錄,傳給后人。不過,在唐朝,卻有一名大學者,因不滿史官工作的因循守舊,便私下寫了一部關(guān)于評論史書的偉大著作。他就是劉知幾。
劉知幾出生于唐高宗在位的年代,他的家庭洋溢著濃濃的書香氣息。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讀書人。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儒學教育。但劉知幾并不是一個早慧的少年,他學習《尚書》時,覺得文字艱深難懂,一下失去了興趣。后來偶然聽到父親給哥哥們講《左傳》里面的歷史故事,馬上就被生動有趣的人物事件迷住了。
小劉知幾感嘆道:“如果經(jīng)書都寫得這么好,我一定會勤奮學習的!”從此,他對史書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一部接一部地讀,沒到二十歲,就通讀了許多歷史書籍。從他少年時代的讀書際遇中可見,劉知幾和史學有著深厚的淵源。
十九歲那年,劉知幾通過了科舉考試,成為獲嘉縣(今河南獲嘉縣)的一個九品小官,負責管理一縣之內(nèi)的文書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十九年。這對學富五車的劉知幾來說,簡直就是大材小用。他感到十分苦悶,但也沒有辦法宣泄,只能把全副精力都用來鉆研學問。漸漸地,他成了全國知名的大學者。
終于,在劉知幾三十八歲那年,他得到了一個機會,調(diào)到了京城任職。過了四年,朝廷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他在學問方面的特長,任命他為著作佐郎,專門負責記載國家的歷史。
按理說,這是劉知幾特別適合做的工作。但是在擔任史官期間,他卻常常感到,為官方寫史受到的束縛太多,不能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見解,這與他剛正不阿的性情大不相符。他雖然盡量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做,但還是與負責管理的官員產(chǎn)生了很深的矛盾。
于是,在工作之余,劉知幾開始悄悄撰寫一部自己真正想寫的著作,把自己的見解傾注于其中。在這部名為《史通》的著作里,他不但總結(jié)了現(xiàn)存史書的編寫方法、慣有體例,論述了史官制度的演變,而且大膽地評論了歷史記錄的正誤和得失。
劉知幾認為,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應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要敢于奮筆直書、大膽表達自己對善惡的看法;二是要善于編寫歷史事件,文字要能流傳后世;三是要具有淵博的知識。他所欣賞的史家如左丘明、司馬遷,都具有以上的特點。
中國從先秦時代開始,就涌現(xiàn)了大量的歷史著作,但一直沒有人對這些史書進行過系統(tǒng)的評論??梢哉f,劉知幾是第一個整理歷史著作、批評歷史學家工作的學者。
劉知幾擔任史官的職務(wù)長達九年,但他為官方書寫的史書幾乎沒什么影響,反而是他自己撰寫的《史通》對后人影響很大。他認為歷史學家應具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事情的本來面貌去書寫歷史,他本人的著作就貫徹了這樣的觀點。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僅是歷史學家應當擁有的品質(zhì),也是每一個人應追求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