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2 15:22:31作者:智慧百科
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官封鄂國公,是凌煙閣畫像的二十四個開國功臣之一,他還與秦瓊被民間尊為門神,可謂聲威赫赫。有誰想到,他曾受過猜疑,差點被殺呢。
尉遲敬德,名恭,打鐵出身,武藝高強,曾在隋朝從軍,追捕盜匪表現(xiàn)十分勇敢。
劉武周造反稱帝后,任用尉遲敬德為偏將,與宋金剛南侵攻打唐軍,打敗永安王李孝基后,同秦王李世民在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決戰(zhàn)落敗。宋金剛逃到突厥。尉遲敬德和另一將領尋相,集合剩余的隊伍據(jù)守介休,后來接受唐軍的招降。李世民設宴歡迎尉遲敬德,任命他為右一府統(tǒng)軍。
不久,尋相叛變,眾將懷疑尉遲敬德也會叛變,就把他囚禁起來,建議秦王李世民殺了他,他們說:“尉遲敬德剽悍驍勇,一定心懷怨恨,留下恐怕是禍患。”
秦王說:“不可。若尉遲敬德要反叛,早就同尋相一起反了。”秦王放了尉遲敬德,請他進自己的臥室,對他說:“大丈夫憑義氣相交,我不會聽信讒言害了忠良。”又讓部下端出一盤金銀,說,“你要是真想離開,這些就作為盤纏吧。”
一席話說得尉遲敬德熱淚盈眶。他認定秦王李世民是可以信托的明主,于是,死心塌地跟著李世民征戰(zhàn)天下,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還幾次在急難中救過李世民。
一次,尉遲敬德陪李世民出去打獵,不料,王世充率領幾萬兵馬攻來。猛將單雄信一馬當先,直沖李世民而來。尉遲敬德眼疾手快,催馬大喝一聲,橫闖過來,猛地一槊將單雄信刺落馬下。尉遲敬德掩護李世民撤到安全地帶,又率領騎兵折回,大敗王世充。
太子李建成送來一車金器,想收買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嚴詞拒絕說:“秦王對我有再生之恩,我發(fā)誓用生命來報答,絕不背叛他。”
看見拉攏不成,李元吉要派人刺殺尉遲敬德。尉遲敬德打開家門,躺在床上,刺客竟然不敢進屋。
于是,李建成、李元吉在高祖面前誹謗尉遲敬德,高祖大怒,下令要殺了尉遲敬德。李世民向高祖據(jù)理力爭,尉遲敬德才逃過一劫。
貞觀元年,突厥入侵,尉遲敬德被任命為涇州道行軍總管率兵進擊。突厥兵馬到了涇陽。尉遲敬德輕騎前往挑戰(zhàn),擊殺對方的名將,突厥很快敗退了。
尉遲敬德與李世民君臣相交,肝膽相照,一個忠誠勇猛,一個知人善任,可謂如魚得水,相得益彰。
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天,唐太宗津津有味地品嘗一個味道鮮美的瓜,吃到一半,突然停下來不吃了,眼淚止不住流下來。原來,他想起了死去的杜如晦,感到十分悲傷,就將留下的一半瓜,派使者送去杜如晦靈前祭奠。第二年,在杜如晦的忌日,唐太宗再派宮廷女官,去慰問杜如晦的妻子兒女。杜如晦去世后,恩寵待遇不減,封國府中的官佐都不罷免,這是從未有過的。
唐太宗一直將杜如晦和房玄齡當作自己的左臂右膀,失去了杜如晦就像失掉了一條臂膀,他怎么能不傷痛呢?
杜如晦剖斷如流,是個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智囊人物。唐太宗卻曾經(jīng)差一點與之失之交臂。
杜如晦年少時很聰明,領悟知識很快,喜歡談論文化歷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有禮的書生。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曾對他說:“你有應變之才,可以成為國家棟梁。”于是,任命杜如晦為滏陽縣尉。后來,杜如晦看出隋朝腐朽沒前途,自動棄官回家了。
李世民平定京城后,杜如晦被任命為秦王府的兵曹參軍,不久升遷陜州總管府長史。當時秦王府中許多英才,都被調(diào)到外地任職,李世民擔心勢力被削弱。房玄齡說:“府中僚屬被調(diào)離的雖然多,但不值得可惜。杜如晦見識過人,是能輔佐您成大事的奇才。如果秦王只想守住封地做一名藩王,他就沒有什么用處;要是想謀取天下,非要這個人不可。”李世民大吃一驚,說:“幸虧你及時提醒我。你如果不說,我就會失去這個人了!”李世民立刻上奏,留下杜如晦為府僚。
此后,杜如晦跟隨李世民征討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他在虎帳中出謀劃策。許多軍機國事,戰(zhàn)事形態(tài),杜如晦都分析得很透徹,加之決策迅速、順暢,深為同輩佩服。
在李世民設立的文學館里,杜如晦是十八學士之首。太子李建成與李世民爭奪皇位,千方百計削弱秦王府的勢力。他最忌怕秦王府中的杜如晦和房玄齡,于是在唐高祖面前極力詆毀兩人,將兩人逐出了秦王府。但是,杜如晦和房玄齡還是暗中潛回秦王府,幫助李世民策劃玄武門之變,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