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26 10:22:37作者:智慧百科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國民政府決定將北平的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天津私立南開大學南遷,在湖南長沙聯合成立“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但是由于日寇的不斷入侵,東南沿海相繼陷落,1938年2月,教育部命長沙臨時大學再次西遷昆明。
到昆明后,學校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于1938年5月4日開始上課,到1946年5月4日宣布結束,西南聯大在昆明整整8年。
西南聯大的學者們身處國難之際,抱著學術救國的理想,心志堅定,在艱難的條件下繼續(xù)從事科學研究。西南地區(qū)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
當時的各級政府為了抗日,也需要調查了解西南邊疆情況。于是,西南聯大有關的研究機構和各專業(yè)教授們積極投身于西南邊疆地區(qū)的調查研究中。
抗戰(zhàn)期間,為了保存文化命脈,淪陷區(qū)的高等院校紛紛內遷至大后方輾轉辦學。而歷史上真實的西南聯大,遠比影視片描述的更為困難。
西南聯大學生初到云南時,還明顯地保持著在平津時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學生各自的著裝風貌:北大學生多穿大褂,表現出瀟灑出塵的風度,清華同學多穿西服,顯露出翩翩年少的風格,南開學子多穿夾克,流露出英俊活潑的氣象。
后來,隨著三校的逐步融合,加之戰(zhàn)時很多學生流離失所,以及昆明物質的日益貧乏,學生們無力注重服飾了。
1940年左右,男生的服飾趨于統(tǒng)一,“大褂有逐漸成為標準服裝的趨勢”,女生的服裝則沒有一定的標準,有穿素色旗袍的、穿花色旗袍的,甚至還有穿男裝的,不一而足。
穿上面如此簡陋,吃上面自然也好不到哪兒去。就拿伙食費來說,飽受通貨膨脹之苦。
同學的伙食在民國二十七年時每月只要七元還可以天天吃肉吃雞蛋,每星期打牙祭時還可以吃雞吃魚。到三十年時已漲到每月二百元,以后生活費用更跳躍式地增高;到三十三年每月伙食費漲到一千多元,三十四年到五六千,三十五年一萬元,還是終月嘗不到肉味。
吃穿都如此糟糕,那么屋舍情況呢?答案是更糟糕。據聯大當年的學生回憶,新校舍中的學生宿舍是“土壁墻,草頂。兩頭各有門。窗戶是在墻上留出方洞,直插著幾根帶皮的樹棍??諝馐呛芰魍ǖ?,因為沒有人愛在窗洞上糊紙,當然更沒有玻璃......”
宿舍是大統(tǒng)間,兩邊靠墻,和墻垂直,各排了十張雙層木床。一張床睡兩個人,一間宿舍可住四十人。
但是就算在吃穿住都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西南聯大依舊做到了現在很多大學都做不到的學術研究。
楊振寧院士曾在致辭中說:“西南聯大是奠定我一切成就的基礎,我很感謝西南聯大。”并且表示,聯大雖然僅存在了8年,但她培養(yǎng)的人才對新中國的貢獻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
推薦閱讀:
西南聯大人才輩出的原因
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教育史上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