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6 00:09:35作者:智慧百科
1、出自古常國。相傳黃帝時代已經(jīng)存在常侯國,黃帝之臣常先、常儀均為古常國之后裔。常姓的歷史雖十分悠久,但常姓在夏商時代的活動沒有任何資料,古常國的后代失去了音信。僅在春秋時留有一點(diǎn)痕跡,春秋時莒國有常儀靡之地,在今山東莒縣北,或?yàn)槌x族所居過的地方。
2、出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后,封其同母弟封于康,稱康叔封,康國在今河南禹州西北的夏王少康的古城。周成王時轉(zhuǎn)封于衛(wèi),史稱衛(wèi)康叔,衛(wèi)國先建于商朝國都朝歌城郊,今河南淇縣東北。衛(wèi)康叔的支庶子孫食采于常,在今山東滕州東南,子孫遂以邑為氏。姬姓常氏的歷史至少有3000年。
3、源出姬姓。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和仲雍,吳王封其支庶子孫于常,也就是吳先祖曾居住的延陵古城,即今江蘇常州,子孫遂以邑為氏。
4、源出羋姓。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到北宋時,為避真宗趙恒的名諱,改天下所有恒姓為常姓。其實(shí)恒、常兩姓原本一家,同出一祖宗。
5、外族基因的流入。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國的常姓同外族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從西漢起不斷有外族血液流入,外族的常姓是組成我國常姓的重要成分,歷史上發(fā)生的主要事件有:兩晉時期的山越族,隋時西域鄯善右族均有常氏。宋時恒氏因避真宗恒之名諱,改為常氏。到清朝時滿洲八旗姓瓜爾佳氏、常佳氏均集體改姓常氏。隨后的蒙古人、回回人都有改本民族姓為漢姓常,這些北方地區(qū)外族常姓人群與漢族混居,逐漸地融合同化成了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