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06 20:22:37作者:智慧百科
大小和卓叛亂在哪里
清平大小和卓之戰(zhàn)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天山南路)白山派首領霍集占兄弟叛亂的斗爭。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后,將被囚禁的大小和卓釋放,并派波羅尼都招撫天山南路各城。不久阿睦爾撒納發(fā)動叛亂,和卓兄弟乘機控制了喀什噶爾、葉爾羌(今新疆莎車)等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殺死清軍副都統(tǒng)阿敏道,舉兵自立。次年(1758年),乾隆皇帝發(fā)兵征討大小和卓,在庫車、葉爾羌、和闐等地與大小和卓交戰(zhàn)。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敗西逃,經蔥嶺進入巴達克山(在今阿富汗東北部),被巴達克山首領素勒坦沙擒殺,叛亂遂平。大小和卓之亂的平定標志著清代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完成,也是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此役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納入中國版圖,清代中國疆域臻于極盛。回部平定后,清廷設伊犁將軍統(tǒng)轄新疆各部,設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管理回部。此后的六十多年中新疆沒有發(fā)生大的動亂。
大小和卓叛亂的原因
清軍占領伊犁后,朝廷以平定準噶爾大功告成,將西征大軍撤回內地,僅留少量兵力駐守伊犁、烏魯木齊等處。
乾隆皇帝認為阿睦爾撒納雖有覬覦準噶爾汗位之志,但“料伊亦不敢遽爾妄行”,并指示諸大臣:阿睦爾撒納“不過希圖肥己,不必過于苛求”。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八月,阿睦爾撒納在赴熱河途中叛逃,潛往塔爾巴哈臺。伊犁的宰桑、喇嘛起兵響應,攻占了伊犁城?;艏荚趹?zhàn)亂中率所屬維吾爾人逃離伊犁。
同被準噶爾囚禁在伊犁的白山派額爾克和卓額色尹(霍集占族叔)、鄂托蘭珠和卓瑪木特等人不愿依附霍集占,逃往布魯特部落及浩罕等地。
是年末,阿睦爾撒納遣使至波羅尼都處,告知攻陷伊犁情形。波羅尼都等將托倫泰、特古斯(薩喇勒之兄)等人及蒙古官兵扣留。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定西將軍策楞率西路清軍收復伊犁,阿睦爾撒納逃往哈薩克,形勢再度逆轉。五月,霍集占與波羅尼都會合?;艏細⑺腊⒛罓柸黾{派來的使者,將托倫泰送回;又以投誠為名,派人到清軍大營探聽消息。
大小和卓叛亂的平定
平定大小和卓是清朝統(tǒng)一中國戰(zhàn)爭的最后一役,使天山南路復入中國版圖。西域底定后,清代中國疆域的正西端延至帕米爾以西的噴赤河流域,版圖臻于極盛。
鄰近新疆的浩罕、布哈爾、安集延、巴達克山、愛烏罕(阿富汗)、博洛爾、乾竺特(坎巨提)等部落遣使入貢,臣屬于中國。
自康熙時準噶爾東侵以來,持續(xù)七十余年的西北邊患暫告終結。此后至道光初的六十年間,新疆、蒙古沒有發(fā)生大的變亂。道光以降,俄羅斯、英國的殖民者深入費爾干納盆地和克什米爾,逼近中國西境,新疆又進入動蕩時期。
看了以上的介紹是否對大小和卓叛亂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國戰(zhàn)爭歷史請關注中國歷史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