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10-13 17:53:14作者:智慧百科
1、項橐。項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后世尊項橐為圣公。兗州城西北舊關(guān)村,原為古城西關(guān)外,稱“達巷黨”,當年孔子任中都宰,往來憩息于此?!墩撜Z·子罕》:“達巷堂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边@兒便是《三字經(jīng)》中“昔仲尼,師項橐”的地方。那位聰明的孩童項橐,在地上畫了座城,硬讓一代圣人孔子“繞城而過”,不得踏城直進,且能言善辯,令孔子佩服,遂拜其為師,“七歲而為孔子師”留下佳話。
2、甘羅。甘羅,戰(zhàn)國末期下蔡人,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自幼聰明過人,小小年紀便拜入秦國丞相呂不韋門下,任其少庶子。甘羅十二歲時出使趙國,雖然小小年紀,但卻能想出奇計,使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十幾座城池,由此受到秦始皇的封官賞地,并讓自己名垂后世。
3、曹沖。曹沖,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人,曹操和環(huán)夫人之子。古代十大神童之一的曹沖,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少年時就敏于觀察,十分聰慧。曹沖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上學的時候還有讀到“曹沖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眾大臣稱贊曹沖,有想讓曹沖繼承大業(yè)的打算,但是,曹沖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
4、徐陵。徐陵,字孝穆,東??ほ翱h人。徐陵出身東海徐氏,南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戎昭將軍、太子左衛(wèi)率徐摛之子。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徐陵是著名的中國古代神童,八歲能撰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后,他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徐陵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并稱“徐庾”。入陳后,徐陵歷任尚書左仆射、中書監(jiān)等職,繼續(xù)宮體詩創(chuàng)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
5、駱賓王。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人,唐代著名詩人。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jù)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疇昔篇》、《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等也都具有時代意義,往往以嵚崎磊落的氣息,驅(qū)使富艷瑰麗的詞華,抒情敘事,間見雜出,形式非常靈活。
6、王勃。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jù)《舊唐書》記載,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gòu)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贊為“王氏三株樹”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顯示出杰出的文學才能。九歲時,王勃讀顏師古注的《漢書》后,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表現(xiàn)了王勃早年就博學多才。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yī),先后學習了《周易》、《黃帝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shù)”有所知曉。
7、李賀。李賀,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chuàng)者”。李賀天才早熟,他在七歲時便寫得一手好詩文,而且當即就名動京城。當時擔任吏部員外郎的大文豪韓愈及侍郎皇甫湜聽說有這種奇事后,開始還不大相信。見到李賀還是個小不點兒的孩子時,兩位大人當即遂出題讓他寫作,以便驗證李賀到底有無真才實學。李賀卻也不驚慌,向兩位大人深施一禮,然后便援筆寫了一首在文學史足以流傳的名作《高軒過》。
8、司馬光。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后代。其父司馬池任光山縣令,所以給他起名光。六歲時,司馬池就教司馬光讀書;七歲時,司馬光不僅能背誦《左氏春秋》,還能講明白書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這一件震動京洛的事。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9、夏完淳。夏完淳,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松江府華亭縣人,祖籍浙江會稽,明末詩人、抗清英雄。夏完淳幼聰慧,“五歲知五經(jīng),七歲能詩文”,14歲從軍征戰(zhàn)抗清,十七歲英勇就義。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領(lǐng)兵激戰(zhàn),戰(zhàn)敗自殺殉國后,夏完淳和陳子龍繼續(xù)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殉國前,夏完淳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于世。夏完淳著作有《獄中上母書》等。
10、蔡文姬。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著名女神童,畢竟當時能讀書識字的女性并不多。她叫蔡文姬,6歲能聽音辨琴,10歲在音樂上展現(xiàn)出驚人的天賦,12歲寫詩作文,14歲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奈何她沒有一個幸福的歸宿,第一位夫君早早過世,蔡文姬被匈奴掠走,成為左賢王的妾室,為他生了2個孩子,在匈奴地生活了12年。后來曹操統(tǒng)一北方,才斥重金贖回了蔡文姬,將她許配給董祀,結(jié)果董祀很快就犯罪論死,蔡文姬苦苦向曹操求情,磕頭請罪(蓬首徒行,叩頭請罪),才保住了丈夫的命。從此以后,蔡文姬便消失在史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