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09:50:39作者:未知
相傳,遠古時期,有一個名叫后羿的大英雄,在天下百姓被十日所困擾的時候。后羿獨自一人,登上昆侖山頂,彎弓蓄力,一口氣連著射下九個太陽,然后他又命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維持人們的正常生活。
后羿由于射日,拯救了天下黎民百姓,被天下萬民所景仰供奉,后羿也在天下廣收徒弟,教授他們箭術。后來他又娶了五帝之一天帝帝俊的女兒嫦娥,嫦娥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正宗的“白富美”,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非常的恩愛幸福。
后來,西王母在昆侖山給了后羿一顆長生不死藥,吃了長生不死藥就可以立刻飛升成仙。但是,后羿為了不和妻子分離,就沒有立即服用,將這顆藥交給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這件事,被后羿的一個弟子知道了,這個弟子趁后羿出去打獵的時候,就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只得吞下不死藥,飛升成仙。
后羿為了紀念自己的妻子,在每年八月十五這天,在后院擺上嫦娥最愛吃的糕點,遙祭嫦娥。后來這個習俗,就被父老鄉(xiāng)親效仿,逐漸的開始流傳開來,這也是中秋節(jié)的由來。嫦娥奔月的結局,在后世還有一種不同的說法。
傳說,嫦娥吃掉不死藥,不是被別人逼迫的,是自己主動服食的。傳說,那時的后羿成名之后,開始變得暴戾,攪得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嫦娥為了拯救黎民百姓,就想吃掉不死藥,成仙拯救百姓。但是,成仙后的嫦娥變成了一只蟾蜍,所以后世也將月宮叫做蟾宮。
嫦娥奔月的故事后來被改編為小學課文《嫦娥奔月》,這篇課文收錄于小學五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中。有兩個版本的,一個是蘇教版國標本語文課本,一個是滬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雖然課本版本不一樣,但是內容都是差不多的。課文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相傳在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滿神弓,一氣射下了九個太陽。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拜師學藝。有個叫蓬蒙的,素來奸詐貪婪、心術不正,也拜在后羿門下。
后羿得到一枚長生不死藥,交給了嫦娥保管,后來嫦娥被蓬蒙逼迫,吞下不死藥,飛升月宮。后羿回到家,知道了事情的始末,無奈只得取出妻子生前愛吃的糕點瓜果,遙寄對妻子的相思之情,
后來,百姓聽到這件事情之后,也紛紛取出家中的瓜果糕點,一起祭祀嫦娥,這就是中秋節(jié)的由來。
這是一篇歌頌嫦娥的美麗、機智、聰明的課文,教會學生們在面對歹徒的時候,要冷靜聰明的去應付,切記不可以慌張。其實,這篇課文還有一個隱藏的主人公,那就是后羿的惡徒蓬蒙,告誡小朋友不可以做那種恩將仇報的事情,后世甚至還將蓬蒙評為,中國古代十大惡人之一。
整篇課文的故事性、趣味性、教育性都特別的強,是一篇很好的小學語文課文。
嫦娥奔月,中國著名古代神話傳說,是關于遠古時期的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和一個叫做嫦娥的美人的故事,這個神話傳說和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嫦娥奔月釋義:
嫦娥:本名姮娥,在漢朝時避皇帝名諱,被改為嫦娥。原是五帝之一天帝帝俊的女兒,是遠古時期著名的美人,后來被帝俊許配給射日英雄后羿。最后,為了保護后羿的不死藥,服食不死藥,飛升成仙,也是因為此被玉帝罰到廣寒宮,即月宮。
奔:這里的奔不是平時我們讀的第一聲“ben”,要讀第四聲“ben”。意思是徑直的向目標走去或飛去,有一種匆忙、緊急的意思。
月:即月亮,中國古時對月亮有很多不同的稱呼,有玉鉤、蟾宮、桂宮、廣寒等不同的稱呼。在古人眼中,月亮即代表故鄉(xiāng),有很多的詩人都以月亮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最出名的就是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了,作者看到天上的一輪明月,低頭想到自己在故鄉(xiāng)看到的也是同一輪明月,那么可否借著這輪明月來遙寄我的思鄉(xiāng)之情啊。
嫦娥奔月的意思就是嫦娥飛向月亮,是一個神話傳說。另外,中國的登月工程也被命名為“嫦娥奔月”,還有一副象棋殘局也叫做“嫦娥奔月”。該詞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的“嫦娥竊以奔月”,這句話的意思是“嫦娥偷走了不死藥,然后飛升月亮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