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09:53:29作者:佚名
所謂“望診”,就是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tài)的變化。“神”是精神、神氣狀態(tài);“色”是五臟氣血的外在榮枯色澤的表現;“形”是形體豐實虛弱的征象;“態(tài)”是動態(tài)的靈活呆滯的表現。這就是對病人面目、口、鼻、齒、舌和苔、四肢、皮膚進觀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扁鵲很重視也很善于望診,把它列為四診之首。
所謂“聞診”,是指聽病人說話的聲音、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等的聲動,還要以鼻聞病人的體味、口臭、痰涕、大小般發(fā)出的氣味。
所謂”問診“,就是問病人起病和轉變的情形,寒熱、汗、頭身感、大小便、飲食、胸腹、耳、口等各種狀況。
扁鵲在總結前人診法的基礎上,又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切診法”。《史記》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司馬遷為名醫(yī)立傳,扁鵲居首,可見司馬遷對扁鵲的尊敬和對切診法的重視。
所謂“切診”,就是脈診和觸診。脈診就是切脈,掌握脈象。觸診,就是以手觸按病人的體表病頒部分,察看病人的體溫、硬軟、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診斷。
應該是:望聞問切
望用眼察言觀色;聞用鼻嗅覺,耳聽;問以言審;診以指參;通過四診合參就可以診斷疾病。
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漢族,名越人,又號盧醫(yī),秦氏,一說出生于河北省任丘市,一說出生于盧國(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
山東省濟南市藥山因扁鵲采藥而得名,傳說扁鵲在藥山采到的藥物很多,陽起石最為珍貴有名。可是陽起石在藥山礦脈甚微,明清之后就再難尋到。
公元前362年,游歷四方的神醫(yī)扁鵲踏遍群山嘗百草,在這里采到了很多種草藥和壯陽奇藥陽起石,藥山因此得名。元代于欽在《齊乘》中寫道:“藥山,出‘陽起石’,效極佳,可入藥。”
由于藥山產的陽起石藥效甚佳,在宋朝時,陽起石就成為地方官員進京時必備貢品,明清以來,陽起石更為朝廷專用。然而,由于礦脈甚微,據說自明清之后就已采掘一空。從那以后,藥山上再也沒有人去采石,百余年來也再沒有人在藥山上找到陽起石。
百余年后奇石再現藥山終于名符其實
因醫(yī)術高超,被當時廣大老百姓尊稱神醫(yī),并且借用上古神話——黃帝中的神醫(y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yī)于長桑君,盡傳其醫(y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y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創(chuàng)造出了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奠定了中醫(y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基礎,開啟了中醫(yī)學的先河。相傳著名的中醫(yī)典籍《難經》就是他所著。
醫(yī)學主張
扁鵲十分重視疾病的預防。從蔡桓公這個案例來看,他之所以多次勸說及早治療,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認為對疾病需要預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萌芽里,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曾頗有感觸地指出:客觀存在的疾病種類很多,但醫(yī)生卻苦于治療疾病的方法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