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5-26 10:27:37作者:未知
青團是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美食之一,是江南地區(qū)一帶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味道甜而不膩,在古代主要是用作祭祀品,清明節(jié)吃青團的風俗來源什么?有什么寓意?
清明節(jié)之所以會吃青團,主要是一種風俗習慣,相傳清朝時期,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nóng)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nóng)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罷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 農(nóng)民將艾草洗凈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nèi),做成一只只米團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后來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于是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有祭祀以及團圓的寓意。
青團是特屬于江南地區(qū)的一種特色小吃,主要是將艾草汁與糯米粉攪拌制成的,當然其中可以加一些餡料,一般每年清明節(jié)的時候江南地區(qū)的人們都會做青團,古時候青團主要作為祭祀品使用。 但現(xiàn)在青團作為祭祀品的文化已經(jīng)逐漸減淡,不僅僅是祭祀用了,人們也會將其當做小吃食用,當做小吃具有一定團圓的寓意。
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nèi)牖\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飲食注意事項:
1、務必趁熱吃。因為青團中的糯米冷卻后容易反生,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營養(yǎng)結構也會被破壞。
2、搭配易消化的食物一起吃。最好與竹筍或馬蘭頭一起吃,這樣可以幫助青團的消化和營養(yǎng)吸收。
3、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本身不太好消化,如果和油脂混雜在一起會加重腸胃負擔,易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