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22 12:42:15作者:佚名
說到七分茶和八分酒很多網(wǎng)友都聽說這句話,但是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故事其實也是有來歷的,而且故事也非常的曲折但是寓意確實滿滿的,那么七分茶八分酒是什么意思呢?七分茶八分酒是什么由來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其實古代人和我們現(xiàn)代人的世界觀社會觀,還有一些行為都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區(qū)別的,我們也不能說現(xiàn)在人不好,也不能盲目的去追求古代人的那些行為,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抱著一種贊嘆的心態(tài)去看的,所以還是也要保留一分的尊敬,最近很多人在討論“七分茶、八分酒”的意思,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得從一個典故說起!
大文豪蘇東坡大家知道吧,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這么厲害的文豪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二一歲的時候他就京師就名聲大噪,但是在四十多歲的時候遭遇了“烏臺詩案”,其實按當時的情況蘇東坡是要被殺頭的,最后由于王安石的努力下最后還是得到了從輕發(fā)落,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還好當時有國策不讓殺士大夫,要不蘇東坡早沒了。所以王安石和蘇東坡的關系想必大家也都是非常的清楚的非常的要好,所以在蘇東坡在被貶的時候王安石就送他了,表示東坡啊你去黃州了如果再回京城的時候,記得給老夫帶一點長江三峽中的中峽的水回來吧,老夫要泡茶喝啊,蘇東坡當然答應他了,之后就去黃州了。
時間走到了三年后,蘇東坡需要回京城進行考核,他想起了王安石的交代,所以就專門走了三峽這條路回京,但是大家都知道三峽多么美,這大文豪蘇東坡也是一位非常熱愛大自然的人,很多詩詞都是寫的大自然的,所以當時就是詩興大發(fā),準備做詩一首,但是三峽水流湍急,沒等到蘇東坡把詩做出來船已經(jīng)走到了三峽中的下峽了,也就是說已經(jīng)過了中峽了。這個時候的蘇東坡突然想起來還得幫助王安石取中峽水呢,所以就趕緊讓船夫調(diào)頭返回中峽,可是三峽的水流多急啊,如果回去的話那得花不知道多大的力氣,船夫非常的猶豫,但是這個時候船夫給蘇東坡想了一個辦法,就說道:“其實下峽的水本就是中峽流下來了,這在下峽取和中峽取完全是沒有區(qū)別的,下峽的水不就是中峽的水嗎?”蘇東坡一聽好像是這個道理,所以就取了一些下峽的水回京師了。
故事接著往下講,之后蘇東坡就到了京城了,他就把水送到了王安石這邊,王安石很高興啊,就讓蘇東坡留下來一起品茶。這個茶是皇上賜的而且是頂級的那種,所以王安石就用蘇東坡帶回的水泡茶和蘇東坡一起品嘗了。茶泡好之后王安石給蘇東坡和自己一人倒了一杯,但是都只倒了七分滿,也就是大半杯,這個時候蘇東坡心里就想,這個王安石也太小氣了吧,茶竟然只倒半杯,就算再名貴也不至于吧,所以就有點不愉快,但是也沒表現(xiàn)出來。
之后他們就愉快的喝茶了,蘇東坡自己喝的時候是覺得的的確確是好茶,但是王安石一喝就眉頭一皺,品了一品思索一番之后,就對蘇東坡說這個泡茶的水是下峽的水吧,并不是中峽的水呀,蘇東坡一位王安石派人監(jiān)視他了,所以就老老實實的交代了,也說明了情況。
這個時候王安石自己自言自語說道:“三峽的水上中下都是有非常大的區(qū)別的,雖然都可以泡茶喝,但是上峽的水比較的輕浮泡的茶比較的淡,下峽的水就要渾濁多了所以泡的差味道有土味,所以最好的還是中峽的,清靈又不失味道,所以從中峽的水泡茶喝正好了。”這個時候的蘇東坡才幡然醒悟,大呼明白明白了,贊嘆王安石果然是茶中高手啊。
接著王安石又說了,你剛才看到我給你倒了七分茶,是不是心里也不愉快了覺得我們小氣了,蘇東坡心中所想被說中了,忙說不敢不敢王安石見笑了,王安石也不給面子直接說別拐彎抹角了表示:“這長江的水我是知道你花了很大的力氣搞來的,但是你可知道這茶葉多么的珍貴嗎?這是進貢給皇上的,一年只有幾斤,這皇上賜予給我也就給了幾錢而已,所以你知道這茶多么的珍貴把,茶斟七分不僅僅是因為茶葉珍貴,更重要的是要表現(xiàn)出對送茶葉的人的一種尊敬,這是我對皇上的一種尊敬了,別人送好茶你喝,你像驢一樣飲,所以你要懂得珍惜,這其實和喝酒八分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有好酒的話也不敢多喝吧,只喝八分吧。”這個時候的蘇東坡聽了之后,如醍醐灌頂,撥得云開見月明了,王安石只乃大師也!
所以這件事情就流傳出來了,當時社會本就注重禮儀,人與人之間都是有講究的,怎么對待長輩,怎么對待晚輩,怎么對待上司等等都是有一套的,所以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喝茶斟茶不要斟滿,斟七分就好,斟茶的時候也要右手握茶壺把,左手扶茶蓋,要遵循從長到幼的順序,茶壺的嘴也不能對著客人,如果茶斟得太滿也會燙了客人的手,所謂的“茶滿欺客”就是這個道理了,喝酒是這個道理,就衍生到其他方方面面也都是這個道理,所以凡事要有個度,也要講規(guī)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