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05 18:00:11作者:未知
1、壓差式施肥法。壓差式施肥法是在滴灌系統(tǒng)中常使用的最普遍的施肥方法。它是將一封閉的化肥罐并聯(lián)在滴灌系統(tǒng)的干管上。這種施肥法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水頭損失小。其使用方法是,向罐內(nèi)注人溶液后,調(diào)節(jié)調(diào)壓閥的開啟度,以改變化肥罐進、出水管的壓差。此時,大部分來水沿干管流動進人滴灌系統(tǒng),而少部分來水分流進人化肥罐并與罐內(nèi)溶液棍合后由出水管重新注人干管。因此,含有化肥成分的水流經(jīng)密布于田間的管道網(wǎng)輸送,最終到達作物根區(qū),很明顯,由于在施肥過程中,沒含有肥料的水流不斷地進人化肥罐,因此,罐內(nèi)肥液濃度會越來越低,從而不能達到施肥濃度隨時間的均勻性。另外,化肥罐通常由金屬制成殼體,罐內(nèi)側雖經(jīng)防銹處理,但時間一長,殼體仍能腐蝕生銹,因此,大量的鐵離子進入滴灌系統(tǒng)與水中帶負電的土壤膠體結合產(chǎn)生沉淀,從而增加了滴頭堵塞的可能性。
2、泵吸人式施肥法。泵吸人式施肥法,僅適用于水泵進水管側具有負壓特性的離心泵供水系統(tǒng)。即在水泵進水管一側分出一個中Φ15~20Φ的小管,并將小管通到化肥池(缸)內(nèi)。水泵運行時,利用進水管的負壓在吸水的同時將化肥溶液吸收,經(jīng)水泵混合后一起輸送到田間。泵吸人式施肥法是一種理想而簡便的施肥方法,但受到使用條件的限制。
3、高位式施肥法。在山丘區(qū),往往遇到灌溉水源位于高處,而灌區(qū)在低處的自然條件。此時可考慮采用高位式施肥法,在干管的適當位置連接一支進肥管,并使其與肥料溶液容器聯(lián)通。要求肥液容器置于較高的位置,使液面高于干管內(nèi)的測壓管水面,這樣,溶液靠其位能自動流人干管,并與灌溉水匯合后一起流人田間。這一理想的施肥方法也受到使用條件的限制。
4、泵注人式施肥法。泵注人式施肥法是利用一臺高壓小流量的微型水泵,將配制好的化肥溶液壓人滴灌系統(tǒng)的干管中。這種施肥方法雖易控制施肥濃度,但增加了設備投資和附加能量消耗。
5、“喉”管式施肥法,“喉”管式施肥法是應用文丘里管原理的一種施肥方法。即在輸水管道中安裝一段逐漸收縮和擴散的管段,并在收縮斷面處裝一吸肥管。在收縮斷面處的水流速度加快,壓強降低,致使肥液吸人,這種施肥方法不但在喉管段的水頭損失大,而且只有當干管內(nèi)的水壓力不大時才是可取的。因此,這種施肥方法在使用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