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膠枕怎么用 乳膠枕使用方法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07 08:29:14作者:佚名
1、選蛋:種蛋應符合品種要求,蛋重大小適中,蛋形正常,蛋殼厚薄均勻,顏色協(xié)調(diào)-致,色澤鮮艷,是短時間內(nèi)存放的,因種蛋存放時間愈長孵化率愈低。
2、消毒:種蛋的消毒非常重要,消毒的種蛋比不消毒的能明顯提高孵化率。種蛋的消毒-般采用甲醛氣體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5克,福克馬林30ml的劑量,在27攝氏度~30攝氏度的溫度下熏蒸20分鐘,可殺滅病原微生物特別對病毒和枝原體的消毒效果顯著,消毒-般在消毒柜內(nèi)密封進行。
3、溫度:溫度是孵化所需要的首要條件,只有在適當溫度下胚胎オ能進行正常的物質(zhì)代謝和生長發(fā)育,孵化期溫度要求相對穩(wěn)定,其變化范圍允許在0.5攝氏度,孵化場所要求溫度均勻,否則很難孵出好的成績。孵化溫度根據(jù)胚胎發(fā)育的情況采取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雛期稍高的施溫方法。溫度分別是:入孵前種蛋預熱6~8小時,蛋溫在36攝氏度~38攝氏度。1~7天,38.8攝氏度~39.2攝氏度,8~14天,38.5攝氏度~38.8攝氏度,15~20天,38攝氏度~38.5攝氏度,21~24天,38.5攝氏度~39攝氏度,如此用溫,胚胎發(fā)育正常,尿囊于14~15天在小頭合攏,把蛋白全部包住,保證胚胎20~21天充分利用蛋白,故可提高野雞蛋孵化率。
4、濕度:濕度也是野雞蛋孵化期的重要條件,若濕度不足,則會引起胚胎粘殼,出雛困難或孵出的雞體重輕,雛雞兩腳鱗片粗糙、干枯,若濕度過高,孵出的雛雞雖較重,但雛雞的蛋黃吸收不良,腹部大,體質(zhì)差、易死亡,致使成活率下降。孵化期野雞蛋的濕度以兩頭高,中間平為佳,前期濕度高,可使種蛋受熱良好、均勻,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陳代謝,到了后期出雛期提高濕度是為了消散過多的生理熱,使蛋殼結(jié)構(gòu)疏松,便于啄殼出雛,前期濕度為60%~65%,中期為55%~60%,后期為60%~68%,出雛期70%~75%。
5、翻蛋:翻蛋能促進胚胎活動,防止內(nèi)容物粘連蛋殼,使孵化期受熱均勻。實踐證實,1~20天內(nèi)每8小時翻蛋-次,翻蛋角度為180度,21~24天出雛期不翻蛋,只調(diào)邊心蛋,就能滿足胚蛋發(fā)育要求,孵化效果+分理想。
6、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溫可達38.8攝氏度,蛋殼表面積相對小,氣孔小,散熱緩慢,此時期晾蛋可加強胚胎的氣體交換,排除蛋內(nèi)積熱,孵化16天后,應每天晾蛋-次,20~24天,生理熱多,每天晾蛋2次,晾蛋時間長短不等,根據(jù)情況靈活掌握,當?shù)皽亟抵?5度時繼續(xù)孵化。
7、噴水:噴水是提高出雛率的關(guān)鍵之-。噴水作用有三點,-是破壞殼上膜,ニ是促進蛋殼和殼膜分別收縮和擴張,破壞它們的完整性,增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發(fā)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氣室容積變大和供氧充足,三是導致蛋殼松脆。野雞蛋的殼上膜厚,蛋溫降至35攝氏度時繼續(xù)孵化。殼堅硬,前者影響氣體和水分蒸發(fā),后者妨礙啄殼,殼上膜的存在對孵化頭幾天是有利的,隨著胚齡的不斷增大,尤其是當尿囊合攏后,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氣和排出大量代謝產(chǎn)物時,它就開始對胚胎的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為此,需要對21~24天的胚蛋噴31攝氏度~38攝氏度的溫水(不可過早,也不可過遲),每天噴-次,待晾干后繼續(xù)孵化。在反復晾蛋、噴水的作用下,蛋殼由堅硬變松脆,雛雞易破殼,減少了出雛期的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