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jié)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jié)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3 10:27:39作者:佚名
《山河月明》是由高希希、趙立軍執(zhí)導(dǎo)的古裝劇,由馮紹峰、陳寶國、穎兒、何晟銘、陳月末領(lǐng)銜主演,張豐毅、王姬友情主演,成毅、雨婷兒特別主演。講述了燕王從年少起喋血沙場,歷經(jīng)戰(zhàn)陣,終于成長,并成就一番偉業(yè)的故事。
在最新劇情中,比湯和還清醒的人出現(xiàn)了,扮豬吃老虎,為燕王立下大功。
可以說湯和的清醒,少有人及。終老朱一朝,湯和安享天年,一生順遂,便是得益于他的清醒,定位清楚,謹守本分,不貪不逾不被浮云遮望眼。就在老朱欲使他做顧命大臣時,湯和婉言謝絕,灑脫而去,大有范蠡之風(fēng)。只因他早就看清,皇家的事,越摻和越亂。
那么,比湯和還清醒的人是誰呢?
建文帝派老將陳亨去向?qū)幫跽{(diào)兵時,寧王以元人犯邊,守土為重為由,出言拒絕,只調(diào)了少量兵馬給他。燕王欲聯(lián)合寧王抵抗耿炳文的大軍征討,寧王仍然按兵不動,燕王暫時作罷。而這個比湯和還清醒的人,正是寧王。
在眾藩王中流傳著一句話“燕王驍勇,寧王善謀”,實力堪與燕王拮抗,甚至略勝一籌的,便是寧王。否則,為什么燕王成建文的眼中釘,首當其沖,而寧王卻不是呢?原因便在于此吧?
在最新劇情中,耿炳文連輸兩陣,但在整個戰(zhàn)局上并未落敗。用燕王的話說“繼續(xù)與耿炳文相持下去,我燕軍則沒有生路了。”可是建文偏偏撤回耿炳文,派李景隆掌軍,揮師五十萬直逼燕軍城下,仍令燕王愁云難消。
不論是耿炳文還是李景隆,燕王以十萬之兵抵擋五倍之敵,勝算都是零概率。就在這時,燕王再次想到與寧王聯(lián)合,而寧王做了一個極為清醒、智慧的決定,令人大是佩服。
這是一個什么決定呢?
首先,是唇寒齒亡的預(yù)判。大軍來襲,燕王一旦失利,下一個建文要對付的便是他寧王。其次,燕王的實力究竟如何,他要看一看,眼見為實。而這,就是他一邊拒絕給陳亨分兵,一邊對燕王坐視不理的用意。如果燕軍不堪一擊,豈非魯莽?其三是最重要的一點。于此,突顯出寧王的過人的清醒。這就是大軍來襲之際,燕寧兩軍如何聯(lián)合?
有一句話說“分則兩害,合則兩利”,但是,怎么合兵,是最考驗智慧,最棘手之事。如果方式不當,適得其反,反而會造成內(nèi)部分裂,矛盾叢生,成為對手的可乘之機。
寧王的決定是將所有的兵馬交給燕王,不爭權(quán)不爭利,僅憑燕王指揮調(diào)度,他完全放手了。而這,使兩軍變?yōu)橐卉姡a(chǎn)生了強大的合力,為燕王擊潰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并最終兵臨城下,戰(zhàn)勝建文帝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為燕王的最終勝利立下大功。
湯和的清醒,是他能超越名利,不為名韁利繩所困。但他畢竟是一個臣子。而寧王則不同,他不僅是一位藩王,而且是與燕王的實力不相上當?shù)姆?。他放下的不只是指揮權(quán),還有將來功成之后的帝位。于此尤可見,寧王的清醒,還超過湯和。
那么,為什么說寧王此舉,是“扮豬吃老虎”呢?
有一句話說“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意思是老虎也會有細嗅薔薇的時候,會被溫柔和美麗折服,安然享受美好。寧王通過他的“示弱”,合兵擊敗建文帝,吃了建文帝這只“老虎”,是其一。通過他的大局觀、不爭名利的通透折服了燕王,在燕王成事之后,寧王及其后人累世受皇室恩寵,此其二。
所謂天威難測,“伴君如伴虎”,是因為這只“老虎”認為你是江山社稷的威脅,如果沒有威脅呢?這只“老虎”不也就被降服了嗎?
寧王的“示弱”,使燕王一生對他信任有加,如老朱信任湯和。
人世間,能審時度勢,超脫名利看世事,是最為通透清醒之人吧?
《山河月明》是一部比較精彩的電視劇,人物眾多,氣勢恢宏,人物性格多樣,各具特點,故事很有咀嚼性。
以上是筆者基于劇情的分析。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