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jié)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jié)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5-23 10:29:33作者:未知
《山河月明》是由高希希、趙立軍執(zhí)導的古裝劇,由馮紹峰、陳寶國、穎兒、何晟銘、陳月末領(lǐng)銜主演,張豐毅、王姬友情主演,成毅、雨婷兒特別主演。講述了燕王從年少起喋血沙場,歷經(jīng)戰(zhàn)陣,終于成長,并成就一番偉業(yè)的故事。
在劇中,太子去世后,他才是最壞的人,燕王太敢說。
太子感染風寒,不治而逝。而風寒,其實只是一個因頭,真正的原因還是積勞成疾,過勞所致。太子對燕王說,“父皇一年只休兩天,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倍约河羞^之而無不及。主因,亦與裁撤了丞相,處理朝政的工作量數(shù)倍的增加有關(guān)。
太子去世,令老朱猝不及防,打亂了他在繼承人上的全部計劃。一面是喪子之痛,一面是計劃落空,老朱瞬間衰老了很多,最后安排皇次孫允炆接位。而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別無選擇。因為皇長孫朱雄英也早夭。
那么太子去世后,誰才是最壞的人呢?
此時,目無法紀,居功自傲的藍玉已經(jīng)伏法,老謀深算,官官相護的李善長也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貴登上朝廷的大舞臺,其中有一個最關(guān)鍵的人物,在燕王看來,他便是最壞的人。此人是誰呢?
藍玉征北凱旋,老朱除了給藍玉加官進爵,大加褒獎外,還決定親自出城迎接。對此,一人上前阻止,道,“陛下已大加賞賜,不可再出城迎接,以免增其傲氣?!崩现炻劼牐灰詾槿?。此人便是翰林院編修,朝廷新貴黃子澄。
太子去世之后,老朱著力培養(yǎng)允炆,命黃子澄東宮伴讀,成為允炆的又一位老師。對此,燕王十分反對,認為黃子澄是讀死書,死讀書的人,而且為了彰顯自己,常常故作驚世之論,實為心術(shù)不正。果不其然,一切被燕王言中,可惜未被采納。那么,為什么說“燕王太敢說呢”?
眾所周知,太子去世之后,允炆成為儲君。而受母親呂氏、外公呂尚書影響,允炆從小就對燕王有誤會。此時,但凡與允炆有關(guān)的人和事,燕王不參與、不發(fā)言才是自保之道??墒茄嗤醪⑽聪脒@么多,足見他是一個就事論事,無底無私之人。
允炆登基后,黃子澄馬上攜齊泰慫恿允炆削藩,先是掀起一場皇室的腥風血雨,造成十二皇子朱柏的慘劇,后又發(fā)動戰(zhàn)爭,給黎民百姓造成無盡的痛苦。至此,最壞的人是黃子澄,可以謂板上釘釘。
燕王與眾藩王從來沒有謀反之心,允炆在黃子澄等人的慫恿下,卻堅持認為眾藩王會謀反,在此暴露出黃子澄、允炆等人的又蠢又壞吧?允炆削藩之初,連削五藩,五位藩王個個束手就擒,毫不反抗,尤其是十二皇子朱柏舉家自焚,足見藩王們沒有實力可與朝廷抗衡,談何謀反?
老朱在設(shè)置“內(nèi)閣”時,便是以內(nèi)閣來制衡六部。內(nèi)閣是制定政策的機構(gòu),沒有執(zhí)行權(quán)。六部是執(zhí)行政策的機構(gòu),沒有制定權(quán)。對藩王與屬地的軍隊、行政機構(gòu)也是如此,互相制衡,嚴防一頭獨大。燕王在退無可退之下發(fā)動“靖難之役”,打出來的口號便是“清君側(cè)”,清理的便是亂臣賊子黃子澄等人。
燕王攻入京都,詔告天下,所占之地不過五省的部分地區(qū),然兵鋒未至,四方盡皆順服,也說明允炆、黃子澄不得人心,而燕王的“清君側(cè)”是符合民心的。老朱留有遺訓,“朝無正臣,內(nèi)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cè)。”這是燕王發(fā)動“靖難之役”的法理依據(jù)。
《山河月明》是一部比較精彩的電視劇,人物眾多,氣勢恢宏,人物性格多樣,各具特點,故事很有咀嚼性。
以上是筆者基于劇情的分析。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