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16 15:06:58作者:未知
國產(chǎn)青春愛情電影向來是爛片高發(fā)區(qū),
近十年前,國產(chǎn)青春片剛興起的時候,創(chuàng)作者喜歡懷舊,他們通過回憶青蔥歲月,試圖喚醒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而如今的青春片早已不流行懷舊,他們看似在講述當下的故事,實則在無病呻吟。。。
只可惜,無論是懷舊還是講述當下,唯一不變的是國產(chǎn)青春愛情電影依舊是爛片高發(fā)區(qū)。
從今年2月14情人節(jié)到七夕情人節(jié),不變的青春愛情電影,不變的糟爛垮和假大空,
我們不禁要問:國產(chǎn)青春愛情電影到底怎么了?
先插入時長5分39秒的“蛋蛋秀”
以我自己為例,要說初次在大銀幕被青春愛情電影感動要追溯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作為一部臺灣電影,它成功喚起了很多內地觀眾的青春記憶,
也是從這部電影,讓我知道,青春片里最動人的是愛情,但絕不僅僅是愛情,它能讓人從中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
一個人在長大闖入成人世界多年之后再回憶自己的青春,或許當年喜歡的人的模樣已經(jīng)變得模糊,可是那時候天真、執(zhí)著、篤定又迷茫的自己卻異常清晰。
而《那些年》不僅打動了觀眾,也給很多內地電影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一條致富,不是。。創(chuàng)作思路。
既然觀眾喜歡懷舊,那就讓他們花點錢去電影院懷舊吧。
于是《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梔子花開》等等一大批抱定懷舊可以致富心態(tài)的電影紛紛誕生,
有些電影僅從片名就能看出強烈的懷舊愿望,而有些電影則以一首充滿懷舊氣息的歌作為片名。。。
整體來說,那幾年的國產(chǎn)青春片,只要打上懷舊的旗號,找?guī)讉€當紅的演員主演,票房都能水漲船高。
就連《梔子花開》這樣絕對能入選當年年度十爛的電影,最終都收獲近4億票房。
如果說《同桌的你》《梔子花開》主打的是歌曲IP懷舊,那么郭敬明的《小時代》就是小說IP懷舊的杰出代表,而《何以笙簫默》更是將老黃瓜刷綠漆刷出了新高度。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劈腿、車禍、墮胎”變成了國產(chǎn)青春電影固定三件套。。。
《致青春》有墮胎,《梔子花開》有車禍,《小時代》里有劈腿。。我覺得《小時代》都不能叫劈腿,應該叫劈叉。
近十年的國產(chǎn)青春片發(fā)展歷程,始于2013年的《致青春》,巔峰時期出現(xiàn)在2016年,2016年但凡打著青春片旗號的電影多達近20部,但也是從2016年開始,傳統(tǒng)模式的國產(chǎn)青春片漸漸落下帷幕。
這一模式的終結,跟一個人有些關系,他當年主演了兩部青春片:《夏有喬木雅望天堂》跟《致青春2:原來你還在這里》。。。這兩部電影顯然都是在他最如日中天的時候簽約開機,但最終的票房卻一落千丈,我們不能說他造成了那幾年國產(chǎn)青春片的沒落,只能說時代的洪流把他推向了風口浪尖。
傳統(tǒng)模式青春片的沒落在一定程度上卻讓一些真正優(yōu)秀的青春電影嶄露頭角。
比如2016年的《七月與安生》,2017年的《閃光少女》,2018年的《狗十三》,2019年的《過春天》。。。這些電影讓我短暫地以為,國產(chǎn)青春片是不是迎來了曙光?
事實證明還是觀眾太年輕,在國產(chǎn)青春片看似勢微的那幾年,很多善于投機取巧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并沒有閑著,他們將目光投向友鄰日韓,開始選擇一種更偷懶更便捷的致富之路。
他們經(jīng)過幾年矜矜業(yè)業(yè)的研究之后,接連不斷的輸出翻拍巨作,包括但不限于:《小小的愿望》《陽光姐妹淘》《你的婚禮》等等一部比一部崩壞的青春片。
當然這個過程中,咱也不能說創(chuàng)作者沒有思考,他們其實一直在思考,琢磨如何在青春片的基礎上再增加更多賣點,結果呢:
青春加犯罪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爛!
青春加家庭的《二哥來了怎么辦》:爛!
青春加歌舞的《燃野少年的天空》:特別爛!
說到國產(chǎn)青春電影,我們總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疼痛。
郭敬明在拍完《小時代》四部曲之后開始了其他爛片。。其他電影的探索,而他通過一部《悲傷逆流成河》成功將國產(chǎn)疼痛電影的大旗交到了落落的手里。
從《悲傷》到《如果聲音不記得》再到《遇見你》,落落確實是個好徒弟,發(fā)誓要將她的疼痛傳給每一個觀眾。
無病呻吟,是發(fā)生在當下國產(chǎn)青春電影里最顯著最醒目的特點。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喪文化跟BE文化似乎成為了國產(chǎn)青春愛情電影遵循的最高準則。
《你的婚禮》《十年一品溫如言》《遇見你》等等,幾乎所有的青春愛情電影最終的結局一定是分道揚鑣,他們不追求劇作的藝術性,他們只想看著你面對遺憾結局時淚流滿面,順便收下你的電影票錢。
還真是沒有《花束般的戀愛》的命,卻得了《花束般的戀愛》的病。
說實話,看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青春片竟然讓我開始懷念看《同桌的你》的時光,那時的電影雖然很俗,可是創(chuàng)作者還愿意付出一點真情實感,而現(xiàn)在的創(chuàng)作者,似乎不帶什么感情,他們只想給自己的電影取一個又長又拗口的片名,然后騙一些無知少男少女的眼淚。。和錢。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十年一品溫如言》《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大約他們是真的非常羨慕《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能以糟爛的口碑收獲極高的票房吧,只是隨著片名起得越來越長,國產(chǎn)青春愛情電影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卻越來越低。
去年有一部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愛情神話》,為觀眾描繪了中年人愛情的樣子,可惜這樣的電影雖好卻少,更多創(chuàng)作者還是愿意回憶青春,講述初戀,為啥呢?青春愛情電影好拍,年輕觀眾好騙,少男少女一相遇,大逆光慢鏡頭,已經(jīng)有人開始:哇~嘔!
今年已經(jīng)過去了大半年,青春愛情電影上映了不少,不能說全爛吧,十有九點九都是爛片,如此之后,國產(chǎn)青春愛情電影或許又將面臨轉型了~
從懷舊到拿來主義再到無病呻吟,國產(chǎn)青春電影下一步會走向哪里我們不得而知,或許《陽光燦爛的日子》只能存在于記憶里了吧?
想想還真是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