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05 11:07:08作者:佚名
《非常律師禹英禑》絕對是夏季韓劇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該劇演員中并沒有韓流巨星,女主角是童星出道,男主角是前組合5uprise成員,女二號男二號則是其他電視劇里出場時間非常有限的小配角。
該劇在韓國的有線電視頻道ENA播出,首播收視率才0.9%(以有線臺來說,收視率過3%才算是比較受歡迎的劇集)。
但播出之后,劇的口碑立刻發(fā)酵。
電視劇和女主角出演者樸恩斌都在當周的韓國網(wǎng)絡話題性排行榜上位居第一。
電視劇在韓國內(nèi)容影響力指數(shù)排行上也是第一。
韓國觀眾紛紛開始注意到這個非常小眾的電視頻道。
每一周的收視率相較前一周都幾乎翻倍,大結局的收視率更是高達17.5%,創(chuàng)下ENA電視臺自身最高收視記錄。
豆瓣評分也高達9.0分。
特殊群體的“大女主”故事
看過這部劇的人,相信會對這部劇里的女性角色印象深刻。
女主角禹英禑罹患自閉癥譜系障礙中的“阿斯伯格綜合癥”,其重要特征是社交與非語言交際的困難,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復特定行為。
但患者相較于其他自閉癥譜系,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fā)展,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
因為牛頓、愛因斯坦等名人都是阿斯伯格癥患者,因此也有人將這種病稱為“天才病”。
女主便是一名在法律方面具有天賦的阿斯伯格癥患者,過目不忘,對各種法律法規(guī)了如指掌,而且能透過表面,看到法律案件中許多更深層次的線索和證據(jù)。
因為患有阿斯伯格癥,禹英禑是一般人眼中的弱者。
她從韓國第一學府首爾大學的法律系第一名畢業(yè),律師資格考試幾乎滿分,卻在應聘律師事務所的時候,總是第一輪就被刷下來。
因為特別的身世而被大型律師樓汪洋事務所錄用后,頂頭上司鄭明錫對她的第一印象也是覺得她不能勝任。
在男同事李濬浩一起外出公干時,李濬浩的女同學想當然地以為他是在做志愿者,幫助殘疾人。
但因為法律方面的才華,和因父親關系“空降”事務所的事實,她又被同事權敏宇視為強者和競爭對手,并且在一起工作時,幾次三番被權敏宇針對,對方甚至想讓她被公司開除。
這樣互相矛盾的觀點在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相較一些非黑即白的論斷,反而更能夠讓觀眾深思。
劇中每一集或者兩集都圍繞一個法律案件展開,許多案件也都有發(fā)人深省的地方。
例如有滑稽名字的委托人方屁噗給補習班校車司機下藥使其昏睡,未經(jīng)家長允許就帶著本來應該去上補習班的小學生去山坡上玩耍。
這行為固然是違法的,但卻也是受到孩子們喜歡的。
才上小學的孩子就要在放學后去補習班學習到晚上十點,連去廁所都要向老師匯報,而且不能去超過兩次。
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階段,卻只能在下課后匆匆吃點便利店里的垃圾食品果腹,回家后繼續(xù)學習。
這樣的行為雖然并沒有違反法律,卻不利于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禹英禑和同事設法讓家長同意孩子們參加庭審。
在庭審上,方屁噗和孩子們緊緊擁抱,場面令人動容。
但我們都知道,方屁噗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孩子的教育問題亦不會因為一次庭審就出現(xiàn)巨大的改善。
另外一個讓我思考的案件則是與身心障礙人士戀愛的案件。
因為受害人的智力只相當于小學生,所以人們認為她不明白什么是愛,什么是性,什么是普通的性行為,什么是性侵犯,并制定了法律條例保護這些弱勢群體。
即使她在法庭上清楚地表達了自己愛著與她發(fā)生性關系的被告,但被告依然被判處了兩年的監(jiān)禁。
我理解法律背后的邏輯,但禹英禑說“應該自己判斷是愛情還是性侵”,也讓我覺得有些道理。
這一集的故事也讓我更進一步想到:她看到自己堅持的愛情被認為是性侵,還讓她的愛人坐牢,她以后在陷入愛情的時候會不會有陰影?
而身心殘障的人士在婚戀上本來就比普通人更艱難。
會不會有不少人因為害怕法律后果,會故意避免和身心殘障的人士戀愛?
這些問題,在劇中并沒有給出答案,我自己也沒有得出好的解釋。
正如我們社會上也有許多復雜的不是非黑即白的議題,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
在塑造禹英禑的角色時,這部劇也盡量避免造成自閉癥患者都是天才的錯誤印象——這樣的人只占患者總數(shù)中的很小一部分。
在劇集中,也安排了一個案子是和癥狀更嚴重的自閉癥患者有關。
經(jīng)由患者母親訴說對禹英禑的“嫉妒”,來完整對于這個群體的刻畫。
這種處理手法是十分高明的。
同類型劇該怎么拍?
看完《非常律師禹英禑》之后,“大女主劇”這四個字總是在我腦中出現(xiàn)。
和那種女主角無所不能的“爽劇”不同,禹英雨也有盲目想贏而迷失自我的一面。
在劇中,她為了贏過同事權敏宇而指導委托人如何在法庭上作偽證。
在女性雇員起訴雇主性別歧視的案件中,她是雇主的律師,卻被專門做與女權、人權案件的柳齊夙律師打動。
思考律師是應該站在委托人一邊,還是站在內(nèi)心認為的正義這一邊。
但自始至終,她都是緊緊地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在意識到自己的自閉癥可能對委托人不利后,她選擇了辭職。
而又因為想要幫助好友而回去工作。
在因為幫助委托人撒謊而良心不安后,她把具有警示作用的信件釘在墻上,并且在之后的案件中反對委托人撒謊或者偽造證據(jù)。
她因為不喜歡父親瞞著自己去托人而想要放棄這份工作,在接到更好的律師事務所的薪酬更高的合約之后,又在深思熟慮后拒絕了。
她明明有可以利用的關系,但卻主動和特權階級劃清界限,更沒有把這些關系當做是可以拿出來炫耀的資本。自始至終,她都是獨立并且自由的。
在談戀愛這件她并不擅長的事情上,她也是掌握了主動權的。
她主動問男主角是否喜歡自己,又主動提出要觸碰對方。
在確定了心意之后,她很爽快地對男主承認了自己的感情,而在對自己是否能讓男主幸福產(chǎn)生懷疑后,她又非常果斷地提出了分手。
她并不是不會難過和受傷,但她并沒有退縮。
在知道自己的弱點后,她愿意聽取男主角的意見,也愿意主動嘗試改變。
而在劇中,兩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領導都是女性,而經(jīng)常代理女權、人權案件的知名律師柳齊夙也是女性,從設定上就打破了男性作為特權階級開疆辟土,或者作為英雄拯救世界這樣的定式。
這個夏天,我也因為“大女主劇”這一標簽而看了另一部電視劇《夢華錄》。
也正好拿國產(chǎn)劇跟《非常律師禹英禑》做一個比較。
這部劇因為改編自關漢卿所著《救風塵》中“救引章妙計斗周舍”,而吸引了許多期待看到獨立女性角色的觀眾。
《夢華錄》的女主角趙盼兒由劉亦菲飾演,無論是顏值還是服化道都無可挑剔。
故事在宋代背景下的江南水鄉(xiāng)徐徐展開,布景和道具都富有古典韻味。
趙盼兒雖然身為商婦,但曾是官宦之家的小姐,美麗又有智慧,擅長茶藝又擅長經(jīng)商,還機緣巧合收藏了頗多知名書畫作品,人物設定幾近完美。
編劇明顯希望彰顯她作為女性卻能夠成為馳名京城的成功商人。
但在故事走向上,卻反而凸顯了有才華有能力的女性在男性當權者面前的弱小。
劇集中的趙盼兒和朋友孫三娘去解救所嫁非人的宋引章,這段劇情也是《救風塵》原著中的高光情節(jié)。
但區(qū)區(qū)一個縣令就可以以“妄議公堂”的罪名而杖責趙盼兒。
而男主角顧千帆則很輕松地讓女主一眾人脫困。
男主對女主說:“但是一旦對上官府的人,你便會毫無勝算”。
女主一眾在京城游街示眾,之后女主被關押用水刑,被高官調(diào)戲,都是男主輕而易舉地救下。
做生意時,女主買不到冰,是由男主角出面解決。
女主談判受阻,靠的是告訴對方宋引章和權貴來往密切。
金錢方面,男主身邊的下屬出手大方,將閑置的豪華大宅子供女主三人居住。
女主想要開酒樓卻不夠銀錢時,男主偷偷留下銀票,之后鐘情孫三娘的杜長風又用傳家寶補齊了所缺。
最后,被女主打動的紈绔子弟池衙內(nèi)跪下來求她接受投資。
縱觀全劇,雖然臺詞中多次出現(xiàn)“女子貴自立”這樣的口號,但女性角色卻不得不依附喜歡自己的男性。
而男性角色卻都擁有特權,他們可以用自己的特權讓女主買不到冰,也可以用自己的特權讓女主用到冰,他們可以用自己的特權把女主趕出京城,也可以用自己的特權讓女主在京城風生水起。
女性們拼盡全力賺到的銀錢,在一個個出手闊綽的男性角色面前,可見顯得那么地微不足道。
韓劇是甚么時候走到這里的?
《非常律師禹英禑》中的女性群像塑造非常成功。
但成功的背后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寫實。
并不用過分夸大女性的能力和悲慘,因為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有許多可以寫的素材。
韓國的網(wǎng)絡社區(qū)上,不少男性粉絲們猛烈抨擊的涉嫌性別歧視的解雇女員工的案件,其實就是根據(jù)1999年“農(nóng)協(xié)社內(nèi)夫婦解雇事件”中改編而來。
原型案件中,農(nóng)協(xié)銀行規(guī)定“倘若公司內(nèi)部夫妻檔員工任何一方均無意申請自愿離職。
則以身為丈夫的員工為對象實施留職停薪”。
一些男網(wǎng)民覺得案件中夸大了男性的負面形象,充斥著女權主義,但“媳婦出門上班,兒子卻游手好閑,哪些公婆會喜歡這種畫面?
這種時候你就得好好扮演賢內(nèi)助的角色”這句臺詞,也是當年勸女職員離職時的原話。
能夠直面現(xiàn)實,不過度美化與粉飾讓劇中不少女性角色,都脫離了社會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她們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媽媽、好妻子、好女兒,但是卻都有血有肉,而且都有其可愛和迷人之處。
例如女主的母親太守美出身優(yōu)渥,在讀法學院期間和女主的父親——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戀愛。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后,她卻想要回到自己原本富裕的生活中去。
她在女主父親的哀求之下將孩子生了下來給男方撫養(yǎng),自己和財閥結婚,生了兒子,繼承了父親創(chuàng)立的韓國最著名的律師事務所泰山,憑本事做到了律師界“王”一樣的存在,成為了司法部長的候選人。
許多電視劇都塑造過富家女遇到窮小子之后放棄了一切擁抱愛情的橋段。
但現(xiàn)實生活中,跨越巨大階級差別的婚姻并不常見。
而雖然禹英禑說太守美“不是一個好媽媽”,她卻也不是“壞人”:她成功教育出了有正義感也有擔當?shù)膬鹤?,并且最后決定為了兒子放棄自己的競選。
絕大多數(shù)女性都是如此,在人生許許多多的岔路口面前權衡利弊,盡量做出符合自己的利益也不侵犯他人利益的選擇。
同樣在這出電視劇里“消失”了的“標配橋段”,是女角們?yōu)槟腥藸庯L吃醋。
在電視劇中,幾位女性角色同時喜歡上男主角,但卻沒有為此展開“雌競”(即女性為爭奪男性資源而展開的同性內(nèi)斗),反而仍然在公在私都互相幫助。
在《甄嬛傳》﹑《金枝欲孽》等等華語世界的受歡迎劇集中,眾多女性更是因為雌競,而彼此無法交心,也很難成為長期的好姐妹。
這些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會對于女性的刻板印象,認為女性們心眼小,嫉妒心強,喜歡斤斤計較。
而《非常律師禹英禑》中女主和女二號崔秀妍的關系就詮釋了一種在真實世界中存在的,健康的女性友誼。
她們會為對方加油打氣,為對方取得的成就而高興,而不是把這一些都當成是一場“零和游戲”。
她們有不同的性格和愛好,但是這不影響她們彼此關愛。
禹英禑看似是被保護的那一方,但她記得崔秀妍的所有善意,給她起了個外號叫“春日暖陽”。
崔秀妍和女主都對男主有所好感,但在看出來男主的心意之后,她主動去和男主說清楚,希望男主不要再讓大家都困擾。
并且制造機會撮合女主與男主。
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們的友誼是和男性無關的。
既不是競爭關系,也不是對抗男性的同盟,而是純粹的彼此欣賞。
日本性別研究學者上野千鶴子在《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一書中寫道:
“男人喜歡在男人世界里的霸權爭斗中,自己的實力得到其他男人的承認、評價和贊賞。但這種情況在女人世界里不會發(fā)生。女人世界里的霸權爭斗,不會只在女人的世界里完結,一定會有男人的評價介入,將女人隔斷。”
在這出劇集里,觀眾看到的是一段沒有男性介入的女性友誼。
這也是這套劇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
即使《夢華錄》一直強調(diào)劇本內(nèi)核是女性互助,反對雌競。
但當此劇播出之后,許多粉絲開始將劇中陳曉的CP劉亦菲和現(xiàn)實中陳曉的妻子陳妍希進行比較,特別是兩位女演員都演過“小龍女”這個角色。
她們的顏值,扮相都成為了粉絲們“掐架”時用來互相攻擊的內(nèi)容。
即使在戲外,女演員也免不了被觀眾互相比較誰更能爭奪男演員的關注和青睞。
《非常律師禹英禑》的豆瓣頁面上有一個高贊短評“看完第二集就覺得,國產(chǎn)劇還在“雙潔”,韓劇已經(jīng)走那么遠了”。
這不禁讓人納悶,韓劇是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深度了?
知乎上,則有一位自閉癥兒童的家長寫了長篇評論道:“對這部劇抱著十分欣賞和感激的態(tài)度,也不免有望洋興嘆的感慨。我們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俊?/p>
這位家長還提到了韓國就業(yè)環(huán)境中對于這些身心有障礙的人士的寬容。
雖然劇中仍然反應出了各種各樣隱性歧視的存在,但女主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地介紹自己是“自閉癥譜系殘障人士”,可以接受到平等的教育和工作機會。
在2000年代,韓流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嘲笑韓劇的套路離不開:車禍、失憶、絕癥這三大法寶。
橋段也離不開出生財閥家族的男生愛上家境貧寒的女生,和相愛的男女主角最后發(fā)現(xiàn)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妹。
當時的韓劇,以言情劇和古裝劇居多,即使不斷重復著老套且不合邏輯的劇情,依然在我國和東南亞其它國家引起了“韓流”的旋風。
2016年的“限韓令”之后,韓流失去了幾乎所有的中國市場,很多韓流明星來中國拍的合拍電視劇和電影,直到今天都沒有上映。
但在這幾年中,韓國的影視作品卻成功打開了歐美市場。
講述韓國底層人民生活的電影《寄生蟲》于2020年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成為首部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外語電影。
講述韓裔美國人家庭故事的電影《米納里》讓韓國女演員尹汝貞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Netflix從2018年開始投資韓國影視劇,去年由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游戲》,揭露了人性的丑惡面和資本主義的殘酷。
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成為平臺史上開播觀看數(shù)最高的劇集,也帶動了Netflix股價創(chuàng)下上市20年來的歷史新高。
另一部諷刺韓國邪教的電視劇《地獄公使》首日播出就強勢奪下了全球電視劇播出排行榜首位。
這次的《非常律師禹英禑》走的是靠口碑慢慢發(fā)酵的路線,同樣很成功。在Netflix上連續(xù)數(shù)周位居全球非英語類電視劇集TOP10收視排名的第一名。
亦是Netflix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非英語類電視劇集的第八名。
這些在歐美贏得口碑的影視劇都打破了之前韓劇“車禍+絕癥+三角戀”的套路。
從不同視角不同階層發(fā)掘社會問題并敢于直面那些并不光彩的真相。不少評論文章在提到韓國影視劇時,都會不約而同說一句“他們真敢拍!”
與此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