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楊健結局是什么揭秘 《狂飆》楊健最后結局怎么樣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09 14:53:47作者:智慧百科
《卿卿日?!贩磁扇宋锒僦饕韵戮€后,一直跟在尹嵩后面的狗腿子老四終于露出了狐貍尾巴。
還真別說,老四一頓操作猛如虎,看起來可比老二聰明太多了。
老二尹嵩得勢時,老四甘心當他的狗腿子,為他鞍前馬后。
按正常情況,尹嵩以嫡少主的身份,沒什么太大差錯的話,會順利繼承新川主的位置,成為九川之中最尊貴的川主。
老四選擇站在老二這一邊,相當于為自己的未來鋪了一條最好的路,這輩子榮華富貴,有權有勢,是沒有半點意外了。
奈何尹嵩自己不爭氣,一步錯步步錯,最后混進了大牢,被發(fā)配到邊遠的苦寒之地去了。
雖然老四眼光不太行,但是尹嵩的結果對他來說也并不是什么壞事,反而還激起了他的斗志。
因為唯一的嫡少主已經再無可能繼承川主之位,那么在這些庶出的少主中,自然就能出現一位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老四的野心很大,他就想要新川主這個位置。
韜光養(yǎng)晦,“見縫插針”
老四一開始是很聰明的,前面雖然站在老二尹嵩這一邊,但是他做事情留有一手,最后就算事情敗露,也不至于引火上身,更精彩的還在老二被發(fā)配之后。
總結來說,老四做的事情就是韜光養(yǎng)晦,暗中籌謀。
因為他素來跟在老二身邊,老二一倒臺,他的身份難免尷尬,所以這時候,不宜再出頭。
因此,在新川主詢問該有誰來接手老二原先的事務時,有人推薦老六,老六推薦老三,而老四默不作聲,完全不摻和。
這個時候當透明人,不至于被百官聯想,老二剛倒臺,他就迫不及待想上位了。
接下來,老四是“見縫插針”,雖然他沒什么要緊的事情可做,但是他的眼睛一直盯著外界的一舉一動。
一旦找到機會,那他便趁勢而上,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老六陪著元英回金川時,老三管理的戶政司忙不過來,關鍵是老二以前留下的老臣很不好對付,只能找老四幫忙。
老四一出手,將麻煩擺平,事情辦得非常漂亮,于是新川主大手一揮,直接讓老四當戶政司協理,老四就此上位!
收斂鋒芒,打點關系
老四并不是有一點小成績就驕傲的人,只前進了一步,遠遠不夠,他需要更多的支持。所以這個時候他的行事準則是:收斂鋒芒,打點關系。
同在戶政司,老三為九川紙幣通行的事情發(fā)愁,而老四簡簡單單就拿回了黛川、墨川戶政司的回函,讓他們同意通行紙幣。
看老四說的話,就能明白,他對人心,琢磨得很是透徹。
大川的衙門職位繁多,自然容易推諉,可是人心向利,只要讓他們明白,不但責任損失得更多,而先出頭,就能在他們的主上面前露臉,這就成了。 至于其他幾個小川,小地方的人愛走人情,只要認識其中一個人,就能牽動所有的關節(jié),兩盞清酒,一點薄禮,萬事皆足。
關鍵是,老四這么有能力,卻不居功。
當老三問他,這些事情都是一個人做的嗎?老四高智商回答:“不,三哥過獎了,這是我司部員得力,加上三哥帶頭奔波,趟好了路,小弟這才談妥此事。三哥要是不放心,那上報的折子小弟擬好之后,由三哥謄一遍再行上報如何?”
老三還沒反應過來,老四一敲桌子,就這么定了。
瞧瞧這高情商,這心機,讓原先對老四有點意見的老三都眉開眼笑。
不僅如此,老四還提醒老三,新川主在朝上提及的田畝課稅一事,引導老三猜測新川主有意減賦,讓戶政司提前籌措。
最后,想好的減免法子,還由老三向新川主匯報,這樣,大功勞便全在老三這里,難怪老三說老四是人精。
本以為以上種種,老四已經做得足夠多了,沒想到老四還喊了自己的老婆助陣。
因為當下的時節(jié),要陸續(xù)給各宮的夫人祝壽,而老三的老婆們全跑了,府里一個女人都沒有,所以老四的夫人便提前將繡品備好,讓老三回頭直接送過去即可。
從工作上,照顧到生活上,換誰能抵擋得住老四這一番人情呢?難怪老四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能夠手到擒來。
急于求成,功虧一簣
看了老四的手段,可以看出他確實是有能力,也有頭腦的。只要靜心蟄伏,假以時日,他必定能走上更高的位置。
但是,也許是他對自己太過自信,或許是他太急于求成,總之功虧一簣了。
新川主命老四和老六一起去賑災,兩人一起去的,最后老四先回來。等老六回來時,新川主讓老六趕緊上班,卻讓老四休息 3 個月。
兩人前去賑災,都是立了大功,但是新川主的安排,兩人誰得了器重,一看便知。
為何老四去賑災,被地方官員夸上了天,還是沒能得到新川主的器重呢,有幾個原因,或許他到死都不知道。
其一,老四拉攏地方官員、邀功太過明顯。
老四去賑災,去到之后,地方官員對其馬首是瞻,就像老四養(yǎng)的一條狗,不管老四做了什么,都要十倍夸贊,表示呈上去的折子要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于是,新川主看到的折子上寫得密密麻麻,簡直跟論文一樣。新川主不明就里,還感慨老四在武祥鎮(zhèn)太不容易,遇到那么多困難都能克服,上上下下對他一片贊譽,武祥縣縣令也說他做得好。
直到他打開老六的公文,對比一下就出來了。
特別是加上老三那幾句陰陽怪氣的話,故事就有趣了起來。
老三說:“這老四是夸口了兩句,他也是怕自己的功被人遺忘,這也沒什么,終歸災情是過去了。倒是老六這個人,他公文寫得,就兩行字,這他寫一本,都不及人一頁紙寫得多。”
當新川主問到戶政司的賬時,老三又添了一把火。
因為賑災這一趟,老六花了沒幾個錢,節(jié)儉得很,而對比老四,他花得就多了。
老三分別發(fā)表了看法:“這蒼河偏遠,可能也不會有什么人情往來,老六這個性子吧,讓他做點事,行,但這場面上的事吧,他真不及老四。這老四是治禮司出身,這武祥又是大鎮(zhèn),他難免到了以后,有些禮數上的應酬。是,這應酬款是多了些,但咱也能理解,他到了一個新鮮的地方,肯定是要替主上略盡禮數,才能辦好事嘛,這老六怎么就不會搞這些。”
表面上處處吐槽老六這不會那不行,實際上是夸老六會干實事,不搞那些場面應酬,值得信任。
表面上處處贊揚老四,為老四開脫,實際上是點他盡會場面活,拉攏地方官。
新川主英明如斯,隨便一個想法,他便能了然。
其二,不顧兄弟手足,欲至老六于死地。
如果說上面那條新川主還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話,那這一條,才是新川主絕對不會原諒的。
新川主前面才罷黜了老五,貶為庶民,又廢了老二,把他發(fā)配到苦寒之地。
誰能想到,轉眼老四竟為了自己,想欲至老六于死地。老六在災區(qū)病重時,沒有好的大夫,老四走之前暗示縣令,一個大夫都不能放出去。
意思非常明顯,想讓老六就這樣病死,那他就除掉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當新川主問起時,老四謊報病情,稱老六只是偶感風寒,并無大礙,修養(yǎng)幾日便可。
當事實真相傳入新川主耳中時,宣告老四徹底沒戲,因為他觸到了新川主的逆鱗。
老六回朝時,老十冷笑。新川主說:“你兄長在西北賑災,吃苦耐勞,還重病了一場,今天他凱旋,你冷笑什么,兄友弟恭,三歲小兒都懂的道理,怎么,還要人教你嗎?”
新川主這句話既是對老十說的,更是對老四說的。
休沐三月,是新川主對他的警告,但是經此一事,也許老四再也沒有往上爬的機會了。
老四確實有才,可惜品德有缺,聰明反被聰明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