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巧克力測評以及國產(chǎn)可可的一些雜談

        更新時間:2022-09-06 15:11:48作者:佚名

        巧克力測評以及國產(chǎn)可可的一些雜談

        本篇將帶來九塊黑巧克力的測評,其中包括三塊盲人摸象,和六塊老調(diào)重彈。還包括一些個人所了解到的海南島可可種植信息。之前經(jīng)壇友提醒,有人盜用我的帖子發(fā)到知乎。麻煩尊重一下原創(chuàng),不管有什么用途,最起碼標注一下轉(zhuǎn)載自NGA吧。

        三塊新品,是下半年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的新貨,實際上購買之前,我的了解度是零,只是看到新東西了,以前沒見過,一時興起就買了。這個屬于臨時見色起意的激情購物。

        六塊老牌子A.Morin的巧克力,我之前在這里發(fā)過玻利維亞和馬達加斯加產(chǎn)區(qū)的測評。這次加上了其他四個產(chǎn)區(qū),并且把之前寫的一并整理了過來。

        價格大多在60到80之間,都是中段位的牌子。新三樣是50克的,A.Morin是100克的。談不上哪個有超高性價比,我寫的東西大家也就看一樂,不買不吃虧。

        厄瓜多爾PACARI 72%黑巧克力



        有酸味。第一塊吃完的時候,感覺要把這個寫在最前面說一下。這是比較罕見的那種,好吃又很淡的酸,一觸即散,淺淺地撩撥你。很像standout的伯利茲那種感覺,但是pacari這個淡雅了許多。

        接著說吃起來的感覺。它有開門見山式的風格,和我吃過的大多數(shù)巧克力不同,這塊巧克力在剛?cè)肟诘臅r候就展現(xiàn)了復(fù)雜的味道:煙熏,椰奶,木質(zhì)香。這三者在初期,整合出了一種奇妙的風味,雜糅起來,有一點點像我們小時候吃的司考奇硬糖。

        從中段開始,可可的味道占了上風,濃郁當中帶一點溫暖的果香。這個可可的苦味很不一樣,它像是草本植物,綠葉汁水的那種苦,夾雜著木質(zhì)香味。還有一點若有似無的酸甜在勾引舌頭。

        物理口感極其柔滑干凈。尾段偶然閃過一點檀香的味道,不反酸,是個優(yōu)點。那種草本和木質(zhì)的味道,經(jīng)久不散,同時,舌頭上有澀感殘留。它沒有那種苦或者甜帶來的膩,有一種我在吃草的神奇感覺。

        整體來講,已經(jīng)很大程度上超出我的期待值了,我之前的帖子說過我不喜歡厄瓜多爾產(chǎn)區(qū)的風格,但是這個pacari直接證明了是其他同行做的差勁,挺讓人刮目相看的,確實是優(yōu)秀的巧克力。

        它有著一種本末倒置的奇妙感覺,將復(fù)雜的風味層次放在了入口的前十秒,在中段和末尾九九歸一,把那種強烈的,草地灌木叢一般的綠植清新感,放在后面。這塊巧克力吃起來,有一種信號在口腔里提醒,就是我在吃的是大自然的造物,和工業(yè)無關(guān)。極其像是小時候在野外把漿果和葉子,胡亂地抓在一起塞進嘴里的感覺。

        綜合來說,這是一塊令人眼前一亮的另類風味巧克力,于我而言,是好吃的并且會回購的那一種。

        但是并不推薦入門者,或者新手試這個。Pacari這塊巧克力復(fù)雜的風味難抓住,尤其是最精彩的部分放在開頭,很容易錯過這種神奇的味覺體驗。并且它這種濃郁中帶著植物的感覺,可能會讓人不習慣。新手更適合堅果,蜜糖,紅酒這類大開大合,醇苦香甜的風味。

        如果是有一點基礎(chǔ)的壇友,我覺得有必要嘗嘗,有點東西的。不習慣酸和木質(zhì)香調(diào)別買。

        墨西哥Wolter Quetzalli 72%鹽豆蔻黑巧克力



        我對這個品牌的了解度是零,選擇這個奇怪的鹽豆蔻口味也是一時興起,看到它家有很多獲獎的子品類,這塊是2018年ICA金獎,2019年銀獎的得獎作品,我覺得至少不會踩雷,就來這個吧。尷尬的是,因為沒有任何資料,我不太理解什么是鹽豆蔻,莫非鹽豆蔻是一種東西?然后下面就簡單說說吃的感覺:

        偏香料感或中藥感的入口風味。

        之前我寫過一款香料巧克力,Qantu的絲綢之路。這是我接觸的第二塊香料巧克力,他們都是那種在巧克力中添加香料碎塊來增味的類型,可以用肉眼看到額外添加物,很直觀。

        剛?cè)肟诰涂梢猿缘揭稽c香料的感覺,可能這就是豆蔻吧。它這個味道細品之下我覺得類似中藥,很像那種描述中“性溫味甘”的藥材。

        無法具體描述這個鹽豆蔻是什么感覺,感覺是加了鹽的味道。因為剛?cè)肟诘臅r候,鹽和巧克力碰撞出來的那種酸甜咸鮮是很明顯的。

        和上一塊一樣,它所有的復(fù)雜氣味只有在開頭出現(xiàn),有可能是它把香料切碎放在巧克力表面的原因。

        從中段開始,就完全是正常巧克力的味道。我注意到它使用的是克里奧羅可可豆,確實不錯??诟袦貪櫟牛芫?,不油膩,有一點點高級感。和Amedei9有些類似。

        可可香氣深沉克制,宛若陳年紅酒。它是那種有一點大麥茶香的風味,暗含黑棗味道,完全沒有酸味,均衡不突兀的巧克力。能感受出來,是個用糖的高手,沒有太多甜的感覺,卻讓人覺得苦得很舒服。尾段感受不到糖的存在,卻有回甘,沒有其他巧克力常見的那種使用了白砂糖產(chǎn)生的反酸感覺。

        在我吃了好幾塊以后,談?wù)劸C合感覺。首先是克里奧羅可可豆,下限實在是太高了,閉著眼買都不會難吃。

        豆蔻香料味,并沒有貫穿始終,我恰好認為這是一個優(yōu)點。因為吃的是巧克力而非香料。假如我說這個香料和巧克力交織的味道像夏枯草,那么我覺得大家也會懵逼。這個只有自己吃一下才知道是什么感覺。它是不太好形容的那種感覺,但是添加到巧克力中不突兀。談不上多優(yōu)秀,但至少不是負作用。

        我剛才列出的風味標簽可能不太妥帖,它的風味也許不像任何其他食物,它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很自然的可可味道,醇而不濃,苦而不焦,甘而不膩。表現(xiàn)出極度的平衡與克制,平淡中能體會到制作者用心良苦,功力深厚。和Amedei 的風格類似,不屬于濃厚重口那一派,但是也沒有那么小清新。通過添加香料給它帶來一種咸鮮草藥香,挺有個性的。

        有很多巧克力,叫好不叫座。感覺這塊并不是很大眾化的那種好吃,需要一點點入門以上的基礎(chǔ)才能體會那種精妙。大眾化的好吃,代表性作品就是龐普街的海鹽面包碎巧克力。想起之前一個事,一位論壇老哥和我說,能不能不要再推薦龐普街這個類型的了。我問怎么了。他說,這個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來,像零食一樣,一塊接一塊下肚。體會不到黑巧的風味層次就一袋吃完了,你給我來點那種含著吃的。

        很顯然,這種鹽豆蔻就不會是龐普街那種普世的好吃。它更接近于一種小眾自嗨,圈地自萌的意味。我上個帖子,有一位老弟回復(fù)我,他說很可惜,他買了兩塊聞綺的魚子醬,自己沒有吃到,用于突發(fā)性社交,給了兩位小姐姐品嘗。

        但是這個鹽豆蔻就完全不適用于這種場景,我保證兩位小姐姐會當場吐出來。

        這塊薛定諤的巧克力,就處于一種推薦又不推薦的疊加態(tài)。完全取決于個人對于黑巧的入門以及狂熱程度。大家也就當看個樂趣,沒必要強上。

        感覺以后我可能會試試這個牌子其他口味的,看上去都很奇怪又誘人,比如什么檸檬海鹽玉米灰黑巧克力,橙子鹽辣椒黑巧克力,哈哈,也太奇怪了。

        意大利Aruntam牌,印度Idukki72%黑巧克力



        也是完全不了解的牌子,沒有任何資料,就選了這個品牌獲獎最高的那塊??煽啥箒碜杂《鹊囊炼蓟@個地方最近幾年有不少巧克力都在用它,比如我們熟悉的standout。這幾年,用印度的伊都基可可豆,幾乎成了各巧克力制造商的獲獎密碼。平心而論,大家都很難對印度有什么好感。沒想到在可可豆這方面它會走在我國前面,可能也有大英帝國的歷史遺留原因吧。這塊巧克力的測評后面,我會說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海南島可可種植情況。

        我對意大利產(chǎn)的巧克力是有一點個人濾鏡在里面的,平時看美食區(qū)討論帖子,大家對于意大利的食物,調(diào)侃中還是蠻多認可的。下面說說這塊巧克力。

        第一印象好吃。甜水果。

        入口是很輕盈的車厘子甜味,我好久都沒吃過甜味的水果風格可可,突然間就被一股甜蜜的幸福感沖進了腦子,有一點驚訝。

        之前我常提起的馬達加斯加和越南產(chǎn)區(qū),都是水果風味的可可豆,我形容是水果炸彈,偏熱帶水果感覺,有炸裂的果酸氣息。但是這塊印度產(chǎn)區(qū),完全不酸。

        在中段開始,可可香氣的柔苦豐盈,充滿了口腔,巧克力在纏綿的融化,口味是甜蜜柔和的。仿佛在吃一塊草莓奶油慕斯蛋糕。

        像是熟透了的水果,帶著甜蜜的汁水。巧克力中偶爾飄出一點焦糖或者薰衣草的氣息,同時,可可香氣也蠻濃郁,結(jié)尾甚至有輕微紅酒的回味感。這是除了Lakuna之外,我第二次感覺少女風明顯的巧克力。

        總而言之,是一塊大眾情人類型的巧克力,口感柔滑,甜而不膩。吃起來輕松簡單,風味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我尤其喜歡中段開始的水果味,有一種清甜的感覺。是那種無腦好吃的類型。適合社交型分享。

        開個玩笑的說,很難相信印度這樣干凈又衛(wèi)生的地方,會有這么好吃的豆子,還是甜蜜少女風的。

        我仔細的回憶了一下,盛產(chǎn)可可的國度,大多是不幸的。經(jīng)濟凋敝,政局混亂。大部分國家都在小約翰可汗的《奇葩小國》系列中。西非的絕大多數(shù)國家,中南美洲,委內(nèi)瑞拉,秘魯,馬達加斯加,乃至于小眾優(yōu)秀產(chǎn)區(qū)的多米尼加,玻利維亞,所羅門群島等。每次看到這些地區(qū)的新聞,都是蠻揪心的。

        之前有老哥提到過,在我國海南島有可可種植園,并且還有個農(nóng)科院巧克力,希望我去了解一下,最好寫點什么。

        我那天打開地圖看了一下,心里感覺不太好,因為從緯度上來看,我國最適合種植可可的地方是海南島和臺灣。但是,海南島這個地勢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來判斷,種出來的可可,風味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果酸為主。

        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和電視采訪。大體上對我國巧克力底層事業(yè),有一點粗略淺薄的了解,說錯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1954年,印尼華僑帶回了第一顆可可果實,共28顆種子在興隆華僑農(nóng)場培育。我們的起步就已經(jīng)很晚了,建國以后才引入的品種,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歷史底蘊的。

        但是所幸,老一輩革命人很有戰(zhàn)略眼光,這個事情并不是民間在搞?,F(xiàn)名中國熱帶農(nóng)科院的前身是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建國初期作為國家戰(zhàn)略型單位,幾代人為了保持我國熱帶農(nóng)作物的生物多樣性和本土化種植,前仆后繼的努力著。往大了說橡膠是戰(zhàn)略物資,往小了說咖啡是民用生活,無論哪里都要自主。

        現(xiàn)在海南的可可樹本地培育工作,是由中國熱帶農(nóng)科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在主要負責。以及包括其他熱帶作物咖啡,香莢蘭,胡椒等。

        我看了不少的采訪,我國的科研人員普遍具有一種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的品質(zhì),皮膚曬的黝黑,一看就是經(jīng)常奔走于室外田間,腳踏實地作科研的。他們的不善言辭使我在觀看采訪中獲得的干貨很有限。

        我國海南島的可可種植規(guī)模說法不一,我更傾向于3000畝這個數(shù)據(jù),最多時候種植面積近一萬畝,去年又變成兩千多畝?;揪褪寝r(nóng)科院和部分農(nóng)戶在搞這個。品種上特立尼達占大約60%到70%。之前作為科普我講過許多次特立尼達這個品種,作為雜交種,抗病能力強,產(chǎn)量還不錯,品質(zhì)也可以。我國選擇種植這種中端檔次的可可作為主要方向,是極其正確的。因為環(huán)境所限,我們實際上可種植的面積并不多,如果種植商業(yè)豆,工業(yè)豆,和西非相比毫無價格與產(chǎn)量優(yōu)勢。正因為起步晚,具有后發(fā)優(yōu)勢,可以搞一點精品路線。豆子收購價高,種植戶的意愿也會強一點。因為最終還是要靠我國的農(nóng)民去種植,農(nóng)科院規(guī)模有限,所以經(jīng)濟性是第一考慮。

        像加納這樣的西非國家,幾乎只種植弗拉斯特羅這種產(chǎn)量大的商業(yè)豆,除了產(chǎn)量高以外幾乎別無優(yōu)點,已經(jīng)算是產(chǎn)業(yè)鏈的最底端了,屬于被工業(yè)剝削的底層,農(nóng)民的利益很小。

        農(nóng)科院的科研人員,考慮到了這點,就是農(nóng)民種出來的東西不能光靠便宜量大,要走品質(zhì)這條路?,F(xiàn)在主要推廣的是一種叫熱引四號的品種。

        但是他們也說了一個問題,就是新品種推廣難。農(nóng)民會關(guān)心,我種這個,你們誰收,多少錢收?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煽蓸湟话闳杲Y(jié)果,五六年才會完全成熟,經(jīng)濟周期也算長的,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目前我國海南島可可年產(chǎn)量十噸,我一度懷疑這個數(shù)字,覺得太少了。世界最大的可可出口國科特迪瓦產(chǎn)量是202萬噸。但是這十噸是去年官網(wǎng)給的數(shù)字。很明顯,這個數(shù)量不足以滿足國內(nèi)市場的消費需求,或者說,市場還沒有接受海南豆子所以導(dǎo)致產(chǎn)量不高。

        我看到一個事情是,他們提到賣給比利時某巧克力商可可豆,人民幣50元每公斤。這些豆子看價格應(yīng)該是拳頭產(chǎn)品了。我費了很大勁,才查到這個比利時巧克力商很可能是Pierre Marcolini。在淘寶有賣,叫二次方,中國海南巧克力。

        我很納悶,這個比利時巧克力也算很有名了,用我們的豆子是很光榮的。應(yīng)該借機宣傳一下,而不是遮遮掩掩,我還得靠猜測去找是誰買的豆子。農(nóng)科院自己的巧克力賣不到三十塊錢,皮爾馬可里尼的賣一百四。顯然互相不是競品。

        大量的事實說明,國外很不看好中國的精品巧克力市場。即使我們消費者有這種需求。打開淘寶就能看到國產(chǎn)精品巧克力都是些什么東西。噱頭>品質(zhì),廣告費用>生產(chǎn)成本。聲稱采用了高品質(zhì)可可豆,結(jié)果一查來自加納。把工業(yè)產(chǎn)品賣手工產(chǎn)品的價格,用遠低于瑞士蓮的口感賣Qantu的價格。甚至還有“上海疫情紀念版”巧克力。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話說回我國海南可可。其實看了很多采訪,有一個隱晦的點一直沒有挑明。就是國內(nèi)市場沒有打開。盡管有很多海南島可可豆供不應(yīng)求的新聞,但是結(jié)合十噸的產(chǎn)量這個數(shù)據(jù)來看,說明民間種植量很少。個人分析,矛盾在于農(nóng)科院推廣的品種,至少是中等品質(zhì),并不是那種便宜貨。像德芙之類的企業(yè),需要的是高量低價的可可豆或者是加工好的可可液塊,并不需要你有什么品質(zhì),只要便宜就好。

        科研人員的目標,是把海南島的可可種植,搞成那種精品莊園模式。不走低端模式,如果我們主力搞弗拉斯特羅這種低端可可,那么定價權(quán)和話語權(quán)就會始終被人拿捏。手里有好貨,議價腰桿子硬。

        可可豆里最好的品種,克里奧羅,農(nóng)科院也在研究,代號是香可177。目前需要攻克的難點是抗病性。這種可可樹比較嬌貴,對環(huán)境要求苛刻,抗病性差,產(chǎn)量不高。

        個人感覺,國產(chǎn)克里奧羅,很難短時間內(nèi)看到。本土化需要很長時間,雖然第三代科研人員搞的是育齡嫁接技術(shù),已經(jīng)比培育種苗快了許多。但是苛刻的環(huán)境要求,比如海灣河谷濕地雨林環(huán)境的硬性要求,如何適應(yīng)本土病蟲害等,都不是兩三年能搞定的。而且如何說服農(nóng)民去種植,種植了以后誰來收購,這都是問題。

        農(nóng)科院巧克力,我看了一下廠址之類的,應(yīng)該就是他們下屬的企業(yè),自己人研究的,不是那種掛個名之類的皮包公司。網(wǎng)上搜索普萊贊巧克力或者農(nóng)科院巧克力,很多家在賣。

        但是各位抱歉,我并沒有測評這個??戳艘恍〇|西,為了不至于失望,就不想嘗嘗了。但是通過閱讀大量的信息,也差不多確定了一下它的品質(zhì)與基本情況。我想,它最現(xiàn)實的是先成為中國的“瑞士蓮”。也可能是主要精力放在可可樹的養(yǎng)殖培育上,對于產(chǎn)品這方面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藍圖。

        在我看來,作為商品,它有一些肉眼可見的缺點,需要改進。如果定位自己,作精品巧克力,千萬不能學其他的國產(chǎn)。最好不要碰什么代餐與減肥之類的標簽,第一步要先做出一塊好吃的巧克力。

        要有排塊系列。獨立包裝雖然方便,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單位面積越小的巧克力,越容易吸收包裝紙的味道。小片裝的第一口,幾乎就是在吃包裝紙味。

        不要搞捆綁銷售,我看每個店鋪都買二送一。但是事實上很容易勸退只想買一盒嘗嘗的潛在消費者。從價格上來看,如果算上買贈,要比瑞士蓮便宜十元左右,當然這需要一點精細計算才能得出這個結(jié)論。不如取消買二送一,直觀的在產(chǎn)品上降價。和其他巧克力打開價格差異。按照原來的價格賣,相比入門級別精品黑巧,毫無價格優(yōu)勢。

        售后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差評來自于,大熱天快遞不給放冰袋。或者冰袋根本沒凍??头幕卮鹁尤皇乔煽肆司头疟鋬錾稀_@是很不負責的敗好感的行為。

        同時,也應(yīng)該走出去參觀,與同行交流學習巧克力的精細加工經(jīng)驗。如果我們花大力氣,做出來的是俄巧的效果,埋沒了可可豆的品質(zhì)。在研磨上還是存在一點點不足的。

        宣傳方面一直是弱項。很多人甚至我之前都沒聽說過這個農(nóng)科院巧克力。現(xiàn)在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應(yīng)該利用媒體多做宣傳。我從各個媒體當中得到的信息非常少,這還是我特意去查詢的情況。我看了一些B站和小紅書的測評,基本排除了他們請水軍的嫌疑。因為不會有人把錢給那么蠢的人去打廣告,說了半天只有好吃和絕絕子兩種評價,實在是傻的冒泡。

        話說回來,科研人員也很自豪的講到,海南產(chǎn)的可可豆,已經(jīng)有部分產(chǎn)品達到了中上的水準,風味特點是莓果,堅果。這也印證了我之前覺得海南可可風味會是酸的猜想。我注意到了采訪中提到的一個點,他說,可以達到這樣的一種效果,就是吃一口巧克力,能嘗出來是我們海南的豆子。這是一個良好的信號,可可產(chǎn)區(qū)風味明晰,有自己的風格是很重要的。至于堅果風味也可以解釋,因為風土對風味的影響甚至大于品種,同樣的東西,種在海南島的西側(cè)和東側(cè),甚至內(nèi)陸,都可能出現(xiàn)不一樣的風味。

        關(guān)于海南島可可的情況,我了解的僅此而已,可能有許多不完善甚至謬誤之處,也懇請指正。下面繼續(xù)巧克力測評。

        我之前測評過A.Morin的兩款巧克力,現(xiàn)在整理到一起方便橫向比較,較原文略有刪減和新的感受。為方便寫作,以下簡稱品牌名為墨林。

        整體來講,墨林與波納特和普阿魯斯極為相似,無論是價格,一百克的重量,乃至于風味,更包括這三個品牌極為豐富的產(chǎn)品線,囊括各大著名可可產(chǎn)區(qū)與莊園。

        都有一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踏實感,傳統(tǒng)的紙質(zhì)包裝,錫紙內(nèi)襯復(fù)古又優(yōu)雅。但是墨林從味道上少了一點波納特那種獨有的煙熏和皮革的感覺。對比普阿魯斯,墨林又顯得味道深厚一些。這些具體的我放到后面一并比較。

        A.Morin玻利維亞Ekeko70%黑巧克力

        玻利維亞的可可豆,下限極高,無論怎么做都不會難吃。這種可可豆我給它的標簽是,溫暖,柔和,漿果,甜美。

        話說回這塊巧克力,入口有一點討喜的焦香味道,烤蜜糖的感覺。中段是一閃而過的水果味道,像是芒果菠蘿蘋果的大雜燴。非常奇妙的帶有一絲清涼感,這種融合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咳嗽喝的蜜煉川貝枇杷露。

        在一種食物里,喚起另外一種味覺記憶,蠻愜意的感覺,像是看過去的照片。

        尾段有一點木質(zhì)的感覺,柔和的甜蜜感在嘴里留的時間很長,但是口腔內(nèi)很干凈,不會有殘留的粘膩感。

        整體來講,屬于甜而不甜的那種,偏醇厚的可可風格,濃而不焦。

        物理口感,很接近于吃沙瓤的西瓜。有別于奶巧的纏綿,這塊在嘴里融化的感覺非常像Lakuna和Amedei帶給舌尖的體驗。

        A.Morin馬達加斯加70%黑巧克力

        在這塊巧克力的品鑒上,我和一位自己崇拜的專業(yè)大佬有相反的意見。她是公眾號和百度貼吧的創(chuàng)始人,見多識廣而又對味道十分感性,她的測評對我影響很大。她覺得這塊馬達加斯加,風味是柑橘,南杏仁。適口度高,味道柔和,充滿果香,層次豐富。

        然而我第一次吃到的時候感覺并不是這樣,我當時在帖子里寫,這塊巧克力的酸令人不喜歡,流于表面,和可可的割裂感很嚴重,并沒有把果酸融入到巧克力中,而是像額外加了醋的感覺。

        參照物是廣受大家好評的Marou,這種水果炸彈類型,它的柑橘與菠蘿芒果味的酸,在整塊巧克力中并不突兀,與可可味道水乳交融,并不會割裂成兩部分。

        我第二次吃這個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我第一次所購買墨林的馬達加斯加,是瑕疵品?,F(xiàn)在我手里這塊,吃起來不談味道,首先在嘴里是水潤的感覺,很濕,偏軟。排塊也很容易就掰開。這是巧克力比較新鮮的象征。而第一次買的那個,我回憶起來,是蠻硬的,口感很干,掰的時候挺費勁。

        因為已經(jīng)測評過一次,加上又看了別人的測評,先入為主的印象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我第二次盡量還是客觀的描述一下自己的感覺:

        它是那種入口融化的很快的巧克力,我非常不推薦一口吃太大塊,因為氣味很盛,會沖的人味覺失靈。果酸味道,占了超級大的比重,個人感覺偏向于山楂罐頭的味道,舌尖能感覺到酸的刺激。這種感覺持續(xù)很久,可可的香氣一直被壓制,偏淡的苦味在水果硬糖中微弱的存在感?;秀遍g讓人忘了自己吃的是巧克力。尾段有一點不一樣,嘴里像是對流層,酸味在口腔上層,可可的苦味下沉在舌頭表面,涇渭分明。很罕見回味略苦的馬達加斯加巧克力。

        我個人認為,它整體講,很像那種加了山楂干的中藥,湯藥,甜感稀薄。雖然這次沒有我上次吃的那種割裂感,但是依舊不能算是大眾情人類型的適口度,可以歸類為發(fā)燒友的試吃品。對于熱衷于馬達加斯加產(chǎn)區(qū)的果酸愛好者,可以吃一下。

        我所談的適口度,是大眾更容易的接受程度,類比于家里過年,餐桌飲料用的是雪碧,談不上多美味,但是老人孩子都能接受。而不是說選個櫻桃味可口可樂,部分人喝完眉頭一皺。

        假如說給我吃過的幾種以果酸風味為主產(chǎn)區(qū)巧克力系列做個適口度排名的話,夢萌>standout>Marou>墨林>波納特>Akessons>普阿魯斯。

        普阿魯斯過于溫吞吞。大紅A太刺激了。波納特不夠明朗。而墨林這塊,可可香略有一點底氣不足,一直被熱帶水果的感覺所掩蓋。很多人不喜歡馬達加斯加豆子的黑巧,我也思考過到底為什么。我們吃餃子都蘸醋,說明并不抗拒酸味。很有可能是固有印象在作怪,我們這代人從小習慣了略甜的巧克力,潛意識會覺得酸是異類,難以接受。邁入黑巧門檻的大多數(shù)人,更容易接受堅果香類型的巧克力,對水果味巧克力有一種天然抵觸。

        基本上壇友都不是很喜歡酸,以及馬達加斯加產(chǎn)區(qū)。以后我會避免做這個產(chǎn)區(qū)的測評。這里花很長篇幅說它,有兩個心得和大家分享:一是,先入為主的印象,很容易影響自己的判斷,別人的測評確實對我產(chǎn)生了一些影響,甚至有時候我會不自覺的去腦補味道,即使自己并沒有感覺到。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的說法,吃之前不要對照測評去影響自己的味覺。

        其二是,日期新鮮且密封良好的巧克力更好吃。這句話看起來是廢話,但這次我深有體會,新鮮的巧克力,柔軟,易融化分割,能感覺到濕潤。

        這里又要提到,我從前五十八塊錢買了兩塊波納特的含金量。到手里保質(zhì)期僅剩15天。我當時是在家里窗臺上暴力分塊,硬摔斷了幾塊下來吃。在嘴里含了半天都沒有融化的跡象,甚至劃破了上牙膛。其硬度可見一斑。

        A.Morin委內(nèi)瑞拉porcelana100%



        大名鼎鼎的波色拉娜,是可可豆中的“婆羅門”。地位約等于西湖龍井之于綠茶。

        并不是有好的可可豆就能做出好吃的巧克力。100%的含量,我認為是很難作好吃的,因為少了糖的修飾,能暴露出許多作坊,烘焙豆子能力不足之處。過于焦躁的煙火氣,和過酸的青澀感,是很多100%含量巧克力的通病。

        回到墨林這塊波色拉娜,有一絲輕微的入口甜,繼而偏苦的可可味道濃郁綻放,略粘膩糊嘴,這種可可香氣有點類似于咀嚼花瓣。從中段開始,有果酸味道,青李子的感覺。但是沒有喧賓奪主,可可的醇苦一占據(jù)主流,越吃越有嘴里煙花綻放的感覺。我連吃了四小塊,確定是有一絲甘甜的,像那種清冽的山泉水,第一口很明顯,再往后就有些泯然。

        它每段味道都有一種漸進的感覺,逐次呈現(xiàn)多段式的酸甜苦,層次感明顯。可以吃到烘焙感的氣息,有一點火候過大的感覺,仿佛在農(nóng)村的土灶坑里,旺火烤焦了老玉米。我很喜歡輕舔第一口的感覺,舌尖可以觸到一種新鮮的甜味。但是這種感覺去的太快了。

        所有的100%巧克力,基本都是以苦味為主調(diào)。像多彩的黑一樣,舌頭所能嘗到的苦味也分很多種,例如,藿香正氣水,西藥片,蒲公英,肥皂,樹皮等。

        這塊巧克力的苦味,更像是修道院啤酒,回味有啤酒花那種苦中透香,以及陳釀的醉人感。

        總體來說,波色拉娜這個可可豆保證了巧克力的高下限,烤香的感覺伴隨始終,回味良久。但同樣也存在香氣略焦,口感略黏的缺點。它對于特定人群來說,是一塊好吃的100%。同時也是一塊和其他品牌波色拉娜有很大區(qū)別的的巧克力。

        這塊巧克力帶著嚴重的墨林風格,濃醇的烘烤感里偶爾透露一絲小清新。相對來講,其他品牌的波色拉娜可可豆,都做的比較輕盈,偏向于花果,墨林算是有點另類。最近連續(xù)吃這個品牌的巧克力,也使我略微有一點上火。

        A.Morin厄瓜多爾48%牛奶巧克力



        首先,梅麗莎YYDS。其次,要分辨一快奶巧是否是佳品,并不太容易。即使是我之前帖子給出差評的奶巧,它也是好吃的。因為大量奶和糖的加入,怎么也不至于難吃。打個比方說,假如不是因為發(fā)胖,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抗拒奶茶。它和奶巧一樣,糖奶,食用起來令大腦愉悅。所以奶巧大多數(shù)都不會難吃,甚至都是好吃的。評論它們好壞是有些難度,需要非常仔細的去品嘗。

        我認為一塊奶巧的評價,可以參考的三條標準是,糖分是否克制的甜,對奶制品鮮味和腥味的把控,以及是否凸顯了可可香氣,而不是被甜味掩蓋。

        入口是比較空靈的奶甜,意外的沒有焦躁感,是香草冰淇淋的味道。起始的印象非常好。中段開始甜蜜伴苦的感覺,奶味是要比可可味重一點的,并且更接近于奶粉而非鮮牛奶的味道。

        我不喜歡厄瓜多爾可可豆的木質(zhì)香,但是這塊奶巧用奶味升華了這種可可豆的特點,在中段帶來一種奇妙的草本奶味。悠長而又持久的氣息一直彌漫在口腔中。

        尾段的感覺并不驚艷,是費列羅榛子巧克力醬的味道?;匚队趾芟衲描F咖啡。

        總的來說是好吃的,比較甜,口感順滑無渣,不粘膩。

        整體評價是無法評價,因為我在奶巧方面業(yè)務(wù)能力薄弱,吃過的種類太少,因此就缺乏大量樣本去比較參考。只能籠統(tǒng)的概括出幾個關(guān)鍵詞:香草風味,好吃易入口,偏甜,獨特,有層次感。

        A.Morin秘魯Chanchamayo63%黑巧克力



        我個人是比較偏愛秘魯和委內(nèi)瑞拉產(chǎn)區(qū)的可可。我經(jīng)常推薦的cacaosuyo,就是扎根于秘魯?shù)呐谱?。而同樣去年我?jīng)常吃的可可豆產(chǎn)區(qū),秘魯Chuncho,以發(fā)酵味道而聞名,一直是我的最愛。

        說回這塊巧克力,產(chǎn)區(qū)的名字特別長,遺憾的是我之前沒聽說過,不過也不奇怪,墨林大約能做了三十多個類別的排塊巧克力吧。

        總體上來講,這塊巧克力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之作,它不像其他任何產(chǎn)品,卻又帶著許多其他牌子的影子。

        剛?cè)肟诓]有什么味道,或許有一點點甘蔗甜,幾秒鐘以后,輕微的可可發(fā)酵氣味襲向舌尖,伴隨著與黑棗極為相似的味覺和口感,可可香氣緩慢釋放,真的來的特別慢,甚至吃的有點著急。中段的果酸氣若隱若現(xiàn),暗流涌動,是溫帶水果的感覺,不炸裂,比較含蓄克制。它是用一種恒久穩(wěn)定的暗甜,去包裹可可豆的果酸味道,再帶給我的舌頭,和吃冰糖葫蘆的感覺很像。不會特別突兀的讓某種味道占上風,幾種感覺并存的很均衡。

        吃到后面有一種山葡萄酒的醉人感。尾段和回味有一種釀造般的甘盡苦來。

        層次豐富,又有那么一點重口,或者說,墨林整個品牌就是站在小清新的對立面,像一個話少學識多的老頭子。

        A.Morin尼加拉瓜70%黑巧克力



        尼加拉瓜產(chǎn)區(qū)可可豆是比較少見的,我印象中做這個產(chǎn)區(qū)比較出名的,好像只有西班牙帆船吧。Amano是做多米尼加比較出名。這些偏僻產(chǎn)區(qū)不太容易出杰作。其實像什么初奧,波色娜拉,春丘等等的產(chǎn)區(qū),都不太容易作的難吃。把龍蝦鮑魚給我做,那我也是金牌大廚,有好食材,哪怕清蒸也不差。難的是處理豬大腸羊腰子這種。需要花時間下功夫去了解原材料的特性,揚長避短的去激發(fā)香味。

        尼加拉瓜可可豆特點一般是香草,葡萄干風味。屬于知名度不高,但是品質(zhì)還不錯那一種。

        這塊巧克力一言以蔽之,香甜醇厚。是大眾類型的款,適口度很高。假如有一天能打折到四十塊錢以下,那么應(yīng)該就是2023年的性價比之王了。

        入口是比較淡雅的甜,有一點發(fā)酵葡萄味,忽然間沒有任何前奏,可可的濃烈香氣就溢滿了嘴里,醇厚的感覺十分滿足。并且這種感覺伴隨始終,持久而強烈。中段開始的風味上,能吃到的感覺有,烘烤堅果,蜜糖,紅茶,一點大麥香。尾段的醇苦非常討喜,讓人齒頰留香。

        整體感覺,像是雜糅了委內(nèi)瑞拉與秘魯產(chǎn)區(qū)的特點,純正不花哨的巧克力味道。西班牙帆船巧克力的尼加拉瓜系列,味道更溫暖,偏向于奶糖風格。而墨林這塊尼加拉瓜,味道偏向于傳統(tǒng),是很正的巧克力味,烘焙堅果風適口度高。它是那種,無論你有任何口味偏好,它都不會讓你覺得討厭的風格。刷B站的時候我不知不覺吃了一大塊,是有點下飯的那種,也是不需要花費什么精力去仔細品嘗的那種。

        這也是我測評的幾塊墨林中,相對平衡大眾的款,是那種“想象中的老式巧克力”。

        如果在看一部歐洲老電影,情節(jié)中出現(xiàn)一塊巧克力,牛皮紙包裹著錫紙,里面是端端正正的排塊。那么這個道具的味道就應(yīng)該是墨林的尼加拉瓜。

        因為墨林的產(chǎn)品實在是太多,短時間內(nèi)不太可能吃完全部,但是通過幾款產(chǎn)品的品鑒,也基本可以管中窺豹。它整體屬于偏重口的深烘焙風格,部分高含量款略粘膩。大多數(shù)70%左右還算順滑清爽的口感,容易為多數(shù)人接受。

        同樣身出法國的老牌巧克力企業(yè),波納特,普阿魯斯,米歇爾柯氏,安默林。這四家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有著極為豐富的產(chǎn)品線,在世界各著名產(chǎn)地莊園收購或種植可可,工業(yè)化的標準使產(chǎn)品有高下限的品質(zhì)保證,風味常年穩(wěn)定。對比瑞士蓮,俄巧這樣的工業(yè)產(chǎn)品,法國四老的巧克力表現(xiàn)出很強的風味與張力,不再以百分比純度來區(qū)別味道,而是每一個產(chǎn)區(qū)就是一個截然不同菜系的盤中餐,風情萬種??梢匀鐚嵄磉_產(chǎn)區(qū)風格,并且用自己的特色去詮釋和修飾一種可可豆的風味。

        同樣,他們也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處。老牌企業(yè)的風味固化是很嚴重的,無論怎樣推出新品和季節(jié)限定,都缺乏眼前一新的感覺。就是那種個人痕跡非常重的感覺,類似于張衛(wèi)健的演藝風格。

        還有一個是他們與那種家族式小作坊的巧克力,例如Qantu,Meybol等,有難以超越的無力感。小作坊型企業(yè),產(chǎn)量低并且價格高昂的幾款巧克力,可以不計時間物料成本代價,追求極致。然后可以玩奇貨可居那一套,反正會有人買單。比如說我到現(xiàn)在也沒搶到過葡萄牙花磚的60%羊奶。但是法國四老是要靠走量的,要用一種大眾容易接受的價格與品質(zhì)來面對市場。

        如果用這種思路來看,那他們稱得上是品質(zhì)優(yōu)異,風味飽滿的性價比之選??梢酝ㄟ^任一品牌,迅速的了解世界各可可產(chǎn)地的風格,絕對忠實呈現(xiàn)。但是發(fā)燒友絕對不會止步于此。它們的地位更類似于一種承上啟下的登神長階。當你踏過瑞士蓮,哈奇士,金象的門坎,不可避免的要順著法國四杰的地磚拾階而上。

        到此為止,這期測評接近尾聲了??紤]到論壇的接受程度,測評的選品偏重于性價比,好吃,不太酸這些類型,同時也盡量豐富一下口味給壇里的發(fā)燒友。不客氣的說,有一些巧克力,中文方面只有我發(fā)了測評,沒有其他同類型文章可以參考,個人觀點難免偏頗。加上我常年抽煙吃藥,舌頭并不是很靈敏。也很歡迎大家與我交流指正。另外一方面,我也需要壇友的反饋,否則每次發(fā)帖像石沉大海一樣,我也會懷疑開這種帖子的必要性。

        最后也是慎重提示,巧克力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吃可不吃,購買需謹慎。不同品牌,產(chǎn)區(qū),風味差異極大,可能會不符合個人口味。買巧克力拿捏不準的時候,可以來問問我,帶上你的個人口味偏好和心理價格。

        本文標簽: 巧克力  可可  黑巧克力  香草  紅酒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