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承諾將“增加PS5主機供應”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3 12:12:11作者:智慧百科
本文盡可能避免了游戲與動畫劇情的關鍵性劇透,在意完整觀影體驗的讀者仍請酌情閱讀。
在動畫《賽博朋克邊緣行者》播出一周后,Steam上《賽博朋克2077》的在線人數(shù)久違地突破了8萬,也是目前Steam在線玩家數(shù)前十名里唯一的單機游戲。
2077當下的宣傳頁面也正是《邊緣行者》的聯(lián)動內容
水漲船高的還有游戲的好評率。盡管總體評價仍處于“多半好評”,但近來2077獲得的好評數(shù)量明顯增多了不少。
不論是熱度還是評價,這樣的上升趨勢都已經(jīng)持續(xù)了好幾天。
這種“回暖”當然包含了游戲本身特價促銷以及內容更新所帶來的影響——上一次半價的時候2077就曾迎來一波好評潮,而在這近兩年的時間里,CDPR為開局不利的2077做了不少彌補性修復和優(yōu)化,游戲的版本號已經(jīng)迭代到了1.6,基本能給大部分PC玩家提供一個尚可的游玩體驗。
但只要看一眼近期的玩家評價,就不難感受到這次的改編動畫所帶來的宣傳效應——來自不同國家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一同高喊著“亞當重錘必須死!”還有一些玩家在曾經(jīng)的游戲評測下補寫了大段的動畫觀后感,然后將當初的差評改作了好評。
1
《邊緣行者》確實有著一種魔力,它很容易讓人在看完之后燃起想要再度體驗2077的念頭。
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動畫那令人意難平的劇情——正如游戲中NPC們掛在口頭的諺語:“夜之城的傳奇?zhèn)兌荚趬災估铩?,故事還沒過半,觀眾們就早已能通過各種臺詞和情節(jié)暗示,知曉主角們的人生走向。
第四集臺詞
這也就是為什么玩家們會在看完動畫后蜂擁到游戲里痛毆亞當重錘——這個角色代表著夜之城武力的天花板,在動畫和游戲中同樣作為戰(zhàn)斗層面的“最終Boss”出場,也都給主角團帶來了慘重的損失。
動畫所處的時間線要比游戲早上一年,所以當觀眾們在動畫里看到主角團即將對上后來活得好好的重錘時,其實就已經(jīng)明白他們接下來兇多吉少。
游戲中玩家所扮演的V差不多是唯一能制裁重錘的人
找亞當重錘清算這些新仇舊恨就足以成為讓人把游戲下載回來的理由,但動畫里能激起人重玩游戲念頭的還不止是這些。
相比于動輒幾十小時才能通關的游戲,短短十集的動畫所包含的劇情內容無疑要單薄許多,許多情節(jié)都是通過蒙太奇鏡頭以及留白來體現(xiàn),甚至會讓人覺得有些倉促。但就是在這樣有限的篇幅里,卻豐滿了一些在原作中為了游戲性而做出妥協(xié)的設定。
在2077的世界觀里,在身上植入了過多硬件的人會罹患“賽博精神病”,逐漸失去人性,最終陷入癲狂,直到被恐暴機動隊所殲滅。
動畫在開篇就展示了賽博精神病的末途
在游戲里,這些賽博精神病發(fā)作者主要出現(xiàn)在一些支線懸賞任務里,角色定位類似于 “野外紅名精英怪”。但在動畫里,“成為賽博精神病被殺”或是“被賽博精神病所殺”幾乎是靠義體打造打打殺殺的邊緣人物們共同的宿命,這一點即便對于主角大衛(wèi)在內的主角團也不例外。
動畫全程保持著扣人心弦的劇情張力,很大程度上就來源于這個游離游戲主線之外的設定,它早早揭示了整個故事的走向,也讓玩家們得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游戲中的主角V。
不論在游戲中選擇哪個開局,V的人生都會和大衛(wèi)迎來相似的境遇——和類似的伙伴相遇,走上類似的道路,陷入相近的宿命……兩人拿的仿佛就是同一套劇本,就連CDPR官方剪輯的宣傳片也毫不避諱這樣的對應關系。
正是有了這樣的鏡子,玩家才真正感受到了V的特別之處——大衛(wèi)在劇中承受住了植入軍用義體所帶來的副作用,這讓他獲得了遠超常人的戰(zhàn)力,在幫派之間漸成氣候,但在后期植入更多義體之后,在旁人眼中戴有“主角光環(huán)”的他仍舊無法回避賽博精神病的發(fā)作。
而玩家在游戲中所操控的V,即便將全身全都替換為傳奇級別的義體之后,也仍舊保持有正常人的理智,無疑才是真正的“天選之人”。
當初游戲發(fā)售后不久,“你就是大名鼎鼎的V”這句臺詞最常被玩家們拿來調侃——游戲中的V在嶄露頭角之后NPC們總是這樣來稱呼他,但玩家接到的往往仍是些跑腿越貨的任務,使得這句客套話看起來就像是揶揄嘲諷。
《邊緣行者》則讓大家看到了大衛(wèi)是如何掙扎著和義體植入帶來的副作用對抗,怎樣積極接那些臟活累活只為在夜之城的夾縫間尋找生存價值,以及最終如何在荒坂塔掀起腥風血雨,成為夜之城的傳奇……這些都足以令人感慨后來表現(xiàn)更勝一籌的V是當之無愧的游戲主角,也必定是夜之城里耀眼的存在。
用一些玩家的話來說,這部動畫帶來的代入感甚至比游戲還強,數(shù)十小時的游戲歷程沒能說服他們相信V在夜之城里真的得到了重視,也沒法認同自己完成的任務在故事層面是有意義的,十集的動畫卻做到了。
2
游戲改編動畫的宣傳項目歷來不少,但能像《邊緣行者》這樣堪比“雪中送炭”“救死扶傷”的例子屈指可數(shù),這也就難怪許多人在看完動畫后評價說:“CDPR真該給扳機社磕一個”。
CDPR的制作人員們也發(fā)推感謝人們因動畫而給予2077的第二次機會
但在那些熟悉扳機社的動畫愛好者之間,你又會聽見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多虧這次CDPR拉住了韁繩”,在他們看來,《邊緣行者》在扳機社近年的作品中也屬于超常發(fā)揮,CDPR在其中功不可沒。
去年“CDPR要聯(lián)合扳機社給《賽博朋克2077》做衍生動畫”這則消息剛公開的時候,許多人并不看好這樁合作。當時的2077仍舊深陷差評泥沼,沒什么人覺得基于這樣的原作能改出什么出彩的動畫,同樣的,此時也有不少人看膩了扳機社的“三板斧”。
扳機社的作品往往通過夸張的臺詞、配樂和畫面演出帶給觀眾持續(xù)不斷感官刺激,迎向情緒高潮。這種敘事風格是扳機社作品的主要特色,卻也時常被詬病為“廢燃”——濃重的情緒表現(xiàn)通常會淡化劇情的合理性以及角色的行為邏輯,最終表現(xiàn)為“口號喊得震天響,故事內核卻經(jīng)不起推敲”。
扳機社的風格,就是用最燃的畫面和聲線,喊最莫名其妙的臺詞
如果《邊緣行者》是扳機社自家的作品,那么最后的結局一定會是大衛(wèi)和同伴們一起沖上月球飛向宇宙,等不到玩家們出手,大衛(wèi)就會親自打爆亞當重錘,再砸爛象征著對底層群體剝削與壓迫的荒坂塔。
但最終的《邊緣行者》顯然不是這樣開朗向上的故事。全片有著一種貫徹始終的“喪”,一種窮極人力也無法逃脫的宿命感,這在扳機社過去作品中是很少見的氛圍。
換而言之,扳機社本身的調性和“賽博朋克”這一頗為頹喪的主題相容度并不高,能有如今的表現(xiàn),許多人相信其中離不開CDPR所施加的影響。
隸屬CDPR的本間覺負責協(xié)調《邊緣行者》的制作工作,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當初CDPR之所以在幾家動畫公司之間選了扳機社就是因為完全想象不出由他們所制作的“賽博朋克”動畫會是什么樣子,結果卻為這種“樂子人”心態(tài)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扳機社的動畫人們表現(xiàn)得完全不像是按需制作的“乙方”,對于作品有著很強的把控欲,直接打回了CDPR提供的初稿劇本,給出的理由幾乎就是直白的“你們不懂動畫”。
對于內容制作頗為自信的CDPR當然也不可能任由扳機社放飛自我,他們提供的初稿原本是一個更加冷峻陰沉的故事,和游戲劇情的關聯(lián)也更小,扳機社則始終不接受這樣“過于黑暗”的故事,雙方光是為了故事原案就來回磨合了近兩年時間。
如今的影片中仍然保留著那些拉扯與博弈的痕跡,最廣為人知的則屬暴躁蘿莉瑞貝卡——CDPR曾以“不適合出現(xiàn)在這個系列”為由要求刪除她的戲份,但扳機社堅持保留了這個人物,如今她成為了歐美地區(qū)最炙手可熱的動漫角色。
瑞貝卡是一個相當“扳機風”的獨特角色
本間覺的工作有時候是在激烈爭論的雙方之間打圓場,有時候又是給陷入冷戰(zhàn)不相往來的雙方維持聯(lián)系,最終定下了這個從另一角度來詮釋游戲主線故事的劇本。
就結果而言,扳機社和CDPR的這次合作確實做到了互相成就,動畫和游戲的劇本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升華。
游戲里給了玩家許多選擇,許多玩家最終卻覺得自己沒得選;動畫觀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衛(wèi)走向末路,卻又能感到他是自己選擇了這條道路。
3
拋開劇情不論,《邊緣行者》對于2077游戲場景進行了細致的還原,同樣能讓玩家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
扳機社在動畫中繪制的絕大部分場景都來自于游戲中的實景,玩家能在動畫中見到許多熟悉的場景和NPC角色,同樣也能在游戲中進行“圣地巡禮”,找到動畫主角們的住處,它們有的就像大衛(wèi)和V的家一樣直白對應,有的則費些心思小心留意才能注意到。
同樣能在游戲中找到的還有大衛(wèi)母親逝世的醫(yī)院。故事中并沒有展開說明大衛(wèi)母親的具體死因,但在游戲中,這個場所已經(jīng)被隔腎販賣義體器官的“清道夫”幫派所占據(jù),這看起來就像是暗示大衛(wèi)的母親同樣死于非命,是扳機社以巧妙的方式來表達“過于黑暗”橋段。
動畫中的醫(yī)院與游戲中的紅杉精神病院
在影片上線之后,CDPR也更新了游戲內的彩蛋任務,玩家可以從中獲取一些相關裝備以及知曉劇中部分角色的后續(xù)動向。只是相比于動畫里的自然安插,這樣簡單的聯(lián)動就顯得有些淺顯敷衍。許多玩家表示這些飾品道具所帶來的觸動遠不及游戲里的電臺在無意間響起動畫的插曲。
動畫中大衛(wèi)討厭碳酸飲料,游戲中以其命名的彩蛋飲品卻不知為何兌了可樂
入戲更深的觀眾們當然不滿足于這些“隔靴搔癢”的內容,玩家自行制作的聯(lián)動Mod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試著讓劇中的角色回歸游戲之中,重新書寫他們的故事。
這些Mod不少已經(jīng)有上萬下載
在游戲之外,也有更多人想要改變原本的結局,國內外都有畫師不約而同地在原作風格上繪制了《邊緣浪客》的Happy Ending,賦予它一個更符合以往“扳機風”的結局。
這類同人圖大多是為了治愈了不少因動畫結局而致郁的觀眾而誕生,但也免不了一些類似“地獄笑話”的缺德梗圖出現(xiàn),比如給大衛(wèi)P上比“義體金剛”更強力的改造……
正如這次的動畫也遭到了一定批評,認為其談情說愛的“小家子氣”還是消解了“賽博朋克”原本的精神內核,淪為了純粹的情緒消費品,這些內容本身也仍舊無法逃離進一步被解構、被娛樂化的宿命。
結語
相較于當年在萬眾期待中爆賣1800萬份緊接著又被唾沫淹沒的2077,《邊緣行者》同樣像是一面鏡子——在有限的宣傳中悄然上架,然后幾乎僅依靠著口碑傳播,就成為了如今最成功的游戲改編動畫之一。
時至今日,圍繞著2077的爭議也沒有停歇,有人仍認為這個游戲的營銷販售堪比一場詐騙,也有人惋惜于這部作品如果走一個更低調踏實的宣發(fā)路線或許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就像現(xiàn)在的《邊緣行者》一樣。
但沒人知道換一個選擇是不是真能讓一切變得更好,又或者現(xiàn)實世界其實也已經(jīng)和劇中一樣,早已沒那么多可選的。
自2077發(fā)售以來,CDPR如今的股價已經(jīng)只有最高位時的差不多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