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 關于理財和基金的區(qū)別介紹
2023-01-26
更新時間:2022-05-30 18:03:12作者:未知
這兩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插畫引起了全民熱議,相關話題數(shù)次沖上熱搜,關于插畫丑化中國人、低俗下流,甚至夾帶意識形態(tài)私貨的證據(jù)紛紛被網(wǎng)友挖掘出來。
我因為兒子正上小學二年級,就買了全套的小學12本語文教材,也買了全套初中高中語文教材。我隨手翻了下這些教材,老實說,我是不滿意的。
我發(fā)現(xiàn)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語文教材中私貨夾得太多了,很多所謂的當代作家,利用主編或參編語文教材的機會,把自己及自己圈子里利益相關者的毫無文采毫無思想平庸至極的文章大量編入了語文教材。這些“作家”以語文教材為宣傳窗口,炒作自己,之后把自己更多的“作品”放到“官方”指定的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中,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鏈條。
這個事稍有文學素養(yǎng)的人看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就能感受得出。前幾天我兒子寫家庭作業(yè)時,他說教材上那篇要求他們仿寫的詩寫得好亂,都想象不出是個什么景象。我拿過來細讀了一下,也不知所云,就是一篇無病呻吟的所謂現(xiàn)代詩,很凌亂,構(gòu)不成可供想象的畫面。而詩的作者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我一邊寫這篇文章,一邊在觀看羅大佑“童年”視頻號線上演唱會。聽著羅大佑那凝結(jié)了文學精髓的歌詞,我深深地感受到: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的歌詞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唐詩宋詞。語文教材要是真沒有現(xiàn)代詩可選了,列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詞上去,恐怕都比放這些名為作家實為官僚的無病呻吟不知所云的“詩”強百倍。
我本來想把作協(xié)副主席這首詩放在這里供大家鑒賞討論的,但是思考再三,還是算了,或許是我語文水平太差吧,雖然我也算個資深的語文愛好者,寫文章多年,單篇作品在全網(wǎng)也有過超1億次的閱讀,但我畢竟不是官方認定的文化圈里的人,水平可能還不夠評論“正統(tǒng)“文化圈里大咖們的作品吧。
文學作品是沒有辦法用客觀的標準衡量其藝術價值的,這自然會形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評判格局。因此,誰的作品能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誰可以憑借作品入選語文教材而發(fā)大財,這事誰說了算?
我們?nèi)ν馊瞬恢勒l說了算,但圈內(nèi)人“童話大王”鄭淵潔今天勇敢地為我們揭開了謎底:
他在接受“紅星新聞”訪談時明確說了,作家作品能不能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的標準是,你跟那個既當教材主編又是作家的名人的關系如何,因為那個主編把自己的很多作品放進了語文教材,把他圈子里的朋友的作品一人一篇,一篇不落地全選了進去。而且這個入選還可以輪流,有一年輪到了“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作品入選,鄭淵潔拒絕了,他說:“我的書還賣得出去?!?/strong>
鄭淵潔的微博有一篇他2019年寫的文章《“僵尸暢銷童書”讓孩子遠離閱讀》,我建議家長們抽空看看這篇文章。我再截幾張此文的圖片放在這里,(鄭重聲明:以下圖片來自于微博“鄭淵潔”內(nèi)閱讀量超1000萬的鄭淵潔的文章,要是有人不舒服,別找我。)
我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已經(jīng)認識了不少字,已經(jīng)開始大量閱讀了。如何給他選擇閱讀資料,成了件讓我頭疼的事。鄭淵潔揭露的這種亂象其實我早就知道,所以我對這幫人推薦的“兒童必讀書目”感到不可信。目錄里有些書,我自己讀了,確實也大失所望,我覺得不值得孩子讀。
關于讀書,我始終認為在精不在多,沒有精品著作可讀,寧可閑著發(fā)呆,也別讀垃圾作品。我自己這些年就是這么過來的,精品著作我會反復讀,垃圾作品我很少看,總體上閱讀量不是很大,但我自己無論閱讀的水平還是寫作的水平,包括認知和見識,也還過得去。所以我也建議兒子這樣讀書,可是適合他這個年齡閱讀的精品書籍我還真不知道有哪些。
無論曹文軒先生的成名代表作《草房子》藝術價值如何(雖然爭論很大),可是您利用初中語文教材主編的身份,把自己那么多作品塞進“書單”,并四處進校園簽售自己的書,多少有些瓜田李下之嫌,正人君子恐怕都不會采取這種方式營銷。年2700萬的稿酬,有多少是用這種方式賣出來的?真正有價值的作品是不會這么賣的,如《平凡的世界》。您這種方式搞亂了兒童閱讀市場。
長期以來,我國大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差,而且?guī)缀跏窃絹碓讲?。為什么學生的寫作能力差?我們的語文教材、我們的語文教學沒有責任嗎?我們的作家沒有責任嗎?
中國的文化圈太亂了。
繪畫算文化藝術,可是人教版教材中的插畫被中國出版協(xié)會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平面設計藝術委員會委員吳勇設計得丑陋且猥瑣。
文學作品算文化藝術,可是諸如賈平凹的女兒賈淺淺一類的“文二代”隨便寫點“屎尿詩”,就能轟動文壇,一大批文人毫無下限地吹捧膜拜,視為神作,只為獲得她爹的賞識恩賜。
文化藝術圈到處都是山頭,不進圈子不拜把子,縱使你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也只能在網(wǎng)上兜售叫賣,就算賣出了億萬粉絲,賣出了千萬稿酬,也不會被“正統(tǒng)”文學圈子認可接納,國家的出版基金你是拿不到的,你不先成名,“正統(tǒng)”出版社也不會多看你一眼。
于是,中國的文化圈出現(xiàn)了一種怪現(xiàn)象,“正統(tǒng)”文化圈子里大多都是年齡大的老人,如果有年輕人,大約是依附了某個老作家的新人,進了圈子拜了把子。如果不信,您看看近12年來獲得我國正統(tǒng)文學最高獎項的“茅盾文學獎”作者,15位作者,獲獎年齡最大的90歲,最小的41歲,平均獲獎年齡59歲。其中80歲以上2人,50歲以上13人,40歲以上2人,40歲以下沒人獲獎。
設立茅盾文學獎的茅盾先生31歲因小說《幻滅》而成名;“人民藝術家”老舍37歲時因?qū)懗觥恶橊勏樽印范馍瘢霍斞?7歲因發(fā)表《狂人日記》而名震全國;沈從文32歲寫成代表作《邊城》;巴金29歲寫出成名作《家》;錢鐘書37歲寫出代表作《圍城》………
這些作家如果出生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他們要是不進圈子不拜把子,不在傳統(tǒng)文壇找個大腿抱著,別說獲得“茅盾文學獎”,他們的作品大約沒有“正統(tǒng)”出版社愿意出版,他們要想靠寫作活下去,基本上都得去寫自媒體熱文或者寫玄幻穿越風格的網(wǎng)文。
這就是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鮮有偉大的文學作品出現(xiàn)的原因。也是我們及我們的孩子缺乏好的文學作品的原因。
可怕的是,文學藝術圈這幫官方認證的“正統(tǒng)”作家、畫家、書法家等,因為距離人民群眾越來越遠,作品賣不出去,小圈子內(nèi)自娛自樂搞不來錢,國家撥的款項不夠瓜分,于是紛紛動起了歪腦筋,比如,讓自己的作品進教材,進中小學生必讀書目。
不管管這幫人是真的不行了,他們寫不出記錄這個時代的偉大作品也就算了,他們壟斷了出版權(quán)益導致文學青年沒有出路,造成文學后繼乏人也就算了,但是,他們把撈錢之手伸向孩子,這就過分了。
請放過孩子!
再這么搞下去,人民群眾就只能牢記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小說《挪威的森林》里,借助主人公之一永澤的口說出的那句挑選閱讀物的標準了:“對死后不足三十年的作家,原則上是不屑一顧的,那種書不足為信。
本號作者楊昇錄制了大量“中小學生作文和成長教育素質(zhì)課程”,全套課程免費,公眾號“在作文里成長”全公開。
版權(quán)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楊昇】所有。本App為發(fā)布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服務,不代表經(jīng)觀的觀點和構(gòu)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