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意思是什么 怎么理解碧波蕩漾的意思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0 07:42:34作者:未知
翻譯: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yè),由于草率從事,結(jié)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倉皇失措。出自: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lǐng),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擴展資料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于宋寧宗開禧元年,時辛棄疾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zhí)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閑置已久的辛棄疾于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擔任鎮(zhèn)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從表面看來,朝廷對他似乎很重視,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那主戰(zhàn)派元老的招牌作為號召而已。
辛棄疾到任后,一方面積極布置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識到政治斗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孤危,深感很難有所作為。辛棄疾支持北伐抗金的決策,但是對獨攬朝政的韓侂胄輕敵冒進的作法,又感到憂心忡忡,他認為應當做好充分準備,絕不能草率從事,否則難免重蹈覆轍,使北伐再次遭到失敗。
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quán)者的重視,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篇詞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