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族要注意正確保健 上夜班怎么保持健康
2022-12-21
更新時間:2022-09-14 12:04:54作者:智慧百科
古時候,某年某天,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大家都知道一個太陽有多么毒呀!現(xiàn)在是十個,這些太陽們將大地烤的直冒煙、江河湖泊大海里的水也開始于酒涸。農(nóng)作物也無法生在就連人也生活不下去了,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項,運足神力拉開神忌,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質羿文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刁鉆、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fā)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觀望著愛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jié)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節(jié)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爸星铩边@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nóng)歷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了固定的節(jié)日。早在唐朝,中秋節(jié)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這些民俗。
中秋節(jié)是紀念嫦娥的。傳說,嫦娥因偷吃了羿的不死藥而飛升至月宮,從此無法與家人相間。后來人們便在八月十五將圓月般的點心置于庭院,以寄托嫦娥對家人的思念,年年如是,遂成中秋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