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14:30:32作者:未知
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中國常見的有鴻雁、灰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數(shù)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群的聚合體。
目錄1.生活習性
2.形態(tài)特征
3.分布范圍
4.養(yǎng)殖技術
5.經濟價值
大雁是人們熟知的鳥類類群之一,在遷徙時總是幾十只、數(shù)百只,甚至上千只匯集在一起,互相緊接著列隊而飛,古人稱之為雁陣。雁陣由有經驗的頭雁帶領,加速飛行時,隊伍排成人字形,一旦減速,隊伍又由人字形換成一字長蛇形,這是為了進行長途遷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當飛在前面的頭雁的翅膀在空中劃過時,翅膀尖上就會產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氣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這股氣流,從而節(jié)省了體力。但頭雁因為沒有這股微弱的上升氣流可資利用,很容易疲勞,所以在長途遷徙的過程中,雁群需要經常地變換隊形,更換頭雁。它們的行動很有規(guī)律,有時邊飛邊鳴,不停地發(fā)出伊啊,伊啊的叫聲。遷徙大多在黃昏或夜晚進行,旅行的途中還要經常選擇湖泊等較大的水域進行休息,尋覓魚、蝦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遷徙都要經過大約1~2個月的時間,途中歷盡千辛萬苦。但它們春天北去,秋天南往,從不失信。不管在何處繁殖,何處過冬,總是非常準時地南來北往。我國古代有很多詩句贊美它們,例如八月初一雁門開,鴻雁南飛帶霜來。陸游的雨霽雞棲早,風高雁陣斜;韋應物的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南中詠雁》),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呂氏春秋》等。
大雁是雁屬鳥類的通稱,共同特點是體形較大,嘴的基部較高,長度和頭部的長度幾乎相等,上嘴的邊緣有強大的齒突,嘴甲強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頸部較粗短,翅膀長而尖,尾羽一般為16~18枚。體羽大多為褐色、灰色或白色。全世界共有9種,我國有7種,除了白額雁外,常見的還有鴻雁、豆雁、斑頭雁和灰雁等,在民間通稱為大雁。
黑雁
繁殖于北美洲及西伯利亞極地的苔原凍土帶;越冬于南方沿海的草地及河口。
灰雁
歐亞北部,越冬于北非、印度、中國及東南亞。
鴻雁
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qū)、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qū)。 繁殖于蒙古、中國東北及西伯利亞,越冬于中國中部、東部和臺灣以及朝鮮。
白額雁
繁殖于北半球的苔原凍土帶;在溫帶的農田越冬。
分布狀況:分布于北美地區(qū),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大群島、圣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非洲地區(qū)、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亞洲地區(qū)。中國黑龍江,包括呼倫貝爾盟、哈爾濱,遼寧(營口、遼河、朝陽),新疆(喀什),西藏(昌都西南部),東部沿海各省至臺灣,西至湖北,湖南冬季于越冬地為地方性常見。亞種有記錄遷徙時見于中國東北、山東及河北。越冬區(qū)在長江流域及華東各省至湖北、湖南及臺灣。也見于西藏南部(Qamdo)。冬季有約2萬個體在鄱陽湖。
一、要巧渡野生馴化接觸關 大雁性烈畏人,對人持有高度警惕性,自由空間常與人保持在百米開外的距離。被人縛捉時,會極力掙扎反抗,不食不喝,很快就會死亡。要度過這一關,可采取家禽誘導法。家禽是人類馴化了的,如雞、鴨、鵝,喂食時會聽從人的召喚。把大雁與家禽放在一起(應加籠或對大雁剪翅),使大雁不過于孤獨,喚家禽時,家禽蜂擁而至,使大雁看到它們的同類與人的和善關系,從而逐漸解除它對人的畏懼感,使其性情逐漸溫和。另一方面,家禽搶食時,也能誘發(fā)它進食。這一關很重要,是人工飼養(yǎng)大雁的成敗關鍵。在這一關鍵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事項:⑴、如果籠養(yǎng),籠要結實;如果圈養(yǎng),圈壁不可用石頭或磚塊,以免初期大雁發(fā)急,沖破籠子或碰壁而亡。⑵、如果和家禽同養(yǎng),家禽數(shù)量不可過大或過小。過大時因其排異性,大雁會受到家禽的群擊而不安;過小時,家禽受大雁的攻擊密度會增強,可能引起家禽騷亂不安。但有一點應了解的是,大雁和家禽相比,雖然雁的體大嘴闊,翅膀有力,進攻時貌似兇惡,但實際上大雁嘴不如雞,爪不如鷹,并不會致家禽于死地。 二、加強食類訓化 大雁食物比較單純,食性比較特殊,它食嫩不食老,食散不食粘,食脆不食軟。例如對麥苗、麥子、小青菜特別愛食,進食速度極高,但對饅頭、面條、米飯則很少食,對玉米則一定要用嘴咬碎后才咽下,對水果一定要切碎后才能食之。對魚、蝦、肉、油類則根本不食。為了便于飼養(yǎng),需要對大雁的食物、食性加強訓化。在野生訓化初期,先以小麥、青菜為主食,每天定時喂養(yǎng)。喂養(yǎng)時要先給以訓化口令,再給食物。半年之后,大雁對人的畏懼解除。這時可以適當改變食種,如玉米、白菜、青草、果皮等。如果不食,可適當限食,強迫它改變食種。對粉狀食物,要先加水攪拌成顆粒狀喂之,以后逐步減少加水量,使其食粉狀食物。 三、加強暑天管理,保障安全度夏 1996年9月18日,洛陽日報發(fā)表一只大雁在我市安全度夏的文章,至此,我已對大雁在人工飼養(yǎng)與保護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大雁怕熱,度夏是個大難關。因此,加強暑天管理是大雁安全度夏的關鍵,也是人工飼養(yǎng)大雁成敗的又一關鍵。暑天到來時,大雁因忍受不了高溫,會急躁不安,食欲大減,喝水量大增,這樣就會產生拉稀,逐漸消瘦。如不加強管理,很快就會死亡。 暑天管理的方法是:⑴、暑天飼料要精,在飼料中可增加防病治病的飼料添加劑(如維生素AD3粉),每隔十天或半月要喂兩片土霉素片。特別是八月一日至八月廿五日之間,是大雁脫羽時間,更容易急躁不食。⑵、加強降溫措施。把大雁放到背陽有水的地方,如果缺水,至少每天供應兩公斤飲水,確保大雁的飲用。⑶、加強衛(wèi)生方面的管理。大雁食量大,胃排空快,進食后很快就會排便,如果不及時清除糞便,就容易使大雁染病。所以,暑天要加強打掃衛(wèi)生的次數(shù),以保障大雁有一個衛(wèi)生的生存環(huán)境。在暑天只要遵照以上辦法進行管理,大雁就能安全度夏。我養(yǎng)的這只大雁就已經安全度過了三個夏天。 大雁馴化后,就能像雞鴨鵝一樣和人和睦相處,既不怕人,也不攻擊人。餓了見人會伸長脖子要食物,有時還叼人的褲角。吃不飽或不愿吃時會叼起食盆摔的當當響,以示要食或不吃。 四、人工飼養(yǎng)大雁的意義 人工飼養(yǎng)大雁的意義是很大的:⑴、防止大雁的滅絕。隨著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大雁的生存空間逐漸縮小,最終將導致大雁趨向滅絕。人工訓化后,加強了人與大雁的關系,使人與大雁能同空間共處,從而防止了大雁的滅絕。⑵、大雁訓化后能使大雁變?yōu)榧仪?增加家禽種類。⑶、大雁具有類同娥的特點,會看家護院。有一次我放出大雁打掃衛(wèi)生,同樓一少婦到我家甩衣服,當她端著臉盆離開時,大雁展開雙翅撲著啄她,嚇下得少婦拔腿逃跑,大雁緊追不舍,那少婦逃不及鉆進廁所關住門,大雁等了一分鐘不見她出來,才悠閑的回到籠前。⑷、大雁全身是寶:肉可食,羽毛是加工扇子、羽絨的好原料。⑸、大雁善飛靈性高,有望成為人類通訊工具的補充,使鴻雁千里寄情變?yōu)楝F(xiàn)實。
大雁羽毛豐厚,善飛翔,胸部肌肉發(fā)達,每百克肉中蛋白質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鈣48.04毫克、鐵8.71毫克、無機鹽1.17克,是較好營養(yǎng)保建品,同時還有藥用功能,我國《千金食治》、《本草綱目》等十多部古代醫(yī)學典籍中均有詳細記載。雁肉:性味甘平,歸經入肺、腎、肝。祛風寒,壯盤骨,益陽氣,暖水臟。雁肪:活血祛風,清熱解毒。羽絨保曖性好,又非常輕軟,可作枕、墊、服裝,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較硬的羽毛可用來加工制成扇子及工藝品等。